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6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些碎片,似乎都与“时间”有关。

他拿起钟不晚给的几座建筑图,看着那个被批注为“锚定”的七星环绕图案。一个猜想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这些建筑,它们在共同构成一个装置?或者……法阵?

但猜想只是猜想。

第二天来到博物馆,苏启明拿着那本《城西旧事录》,走到钟不晚的办公桌前。

“钟先生,我昨天偶然看到了这本书里的一个传说。”他将书翻到那一页,轻轻推过去,指向关于“会吃时间的房子”那段记载

“您看,这里的描述,很像时光别馆。”

钟不晚微微侧头,拉进和他的距离,目光落在书页上,脸上没有什么反应。

“民间传说……总是喜欢给古老的事物……披上神秘的外衣。”他抬起眼,看向苏启明,语气平和,听不出波澜。

“但是,‘临沉璧湖,对钟楼影’……”苏启明指着那段话,“这个位置刚好和别馆吻合,钟先生,您不觉得这巧合得太精准了吗?”

钟不晚对上他的眼睛,停顿片刻,微微颔首:“你的联想……很好。建筑与传说,有时会相互渗透。”

苏启明将那份符号分析报告拿出来,翻到昨晚那页。

“钟先生,”他开口,声音平和,带着纯粹的请教意味,“我注意到,您在这里用铅笔写了些批注,但后来又……擦掉了。”

钟不晚擦拭眼镜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将眼镜重新戴好,目光落在苏启明所指的地方。那片区域确实留有极浅的、被仔细擦拭过的铅笔痕迹,不凑近细看几乎无法察觉。

“一时…思绪游离,写了些不相关的。”钟不晚的语气依旧温和,但语速更慢了,像是在小心地遣词造句。

苏启明看着他,轻轻“嗯”了一声,将报告翻到画着“七星拱卫”图案的那一页。

“这个图案,让我想起之前在图书馆看到的一些资料。”他用探讨的语气说道,指尖轻点着那七个圆点,“在一些很古老的观念里,‘七星’除了象征意义,也常被用来指代方位,甚至……构建某种稳定的结构。”

他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钟不晚,“钟先生,您觉得,雷诺阿先生在设计这些建筑,尤其是确定它们的位置时,有没有可能,不仅仅是考虑美学和城市功能,还参考了一些……更古老的,关于空间与定位的智慧?比如,用它们来‘锚定’什么?”

这一次,钟不晚沉默了更久。他的手摩挲着左耳那个小巧的设备。

“雷诺阿……”他语速缓慢,“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他对东方神秘学,尤其是古代的天文舆图之道……颇有兴趣。”

苏启明若有所思,收起书和报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钟不晚看着他安静的背影,目光久久没有移开。

日子就这样慢慢流淌。苏启明利用在图书馆做志愿者的时间,系统地查阅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地方报纸缩印版,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钟楼“异常现象”的报道。

过程枯燥而漫长,常常一坐就是整个下午,收获寥寥。但他乐在其中,享受着这种抽丝剥茧的过程。

八月中的尾声,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冲刷着城市。

苏启明在图书馆待到闭馆,走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伞。

他站在图书馆门口的屋檐下,天色昏暗得发红,雨比依萍找他爸爸要钱的那天下的还大,他心里有点绝望,在抱头冲回家和点个外卖买把伞里思考,但这么大雨有没有伞都一样吧……

手机震动,是钟不晚的消息。

“启明,外面雨很大,回家了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