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极高灵韵古画世界(第2页)
她想起十岁那年,父亲死于海难,族人说她是“不祥之人”,将她绑在独木舟上放逐。那天夜里,她咬断绳索,游回岸边,躲在礁石后三天三夜,靠吃海葵维生。第四天清晨,她看见母亲跪在沙滩上哭喊她的名字,而族长冷声道:“别找了,她早就死了。”
那一刻,她第一次对自己说:
“我不是你们说的那个我。”
但她从未告诉任何人,包括后来收留她的盲女。
现在,是时候了。
次日正午,白昭重返广场。焚书台已被拆除,取而代之是一座环形石坛,象征“倾听之圈”。她站上中央,面对全城百姓,声音清晰却不张扬:
“我十六岁那年,亲手杀了一个人。”
人群哗然。
“他是‘一心教’最早的传道者之一,来到我们?户村落,说只要放弃姓氏、烧掉族谱,就能获得‘心灵安宁’。我父亲不信,被他们活活钉在桅杆上示众三天。第四天,我去送水,趁看守不备,用鱼骨刺穿了他的喉咙。”
她顿了顿,眼中泛起水光。
“我以为我会后悔。可当我看着他抽搐倒地,只觉得……解脱。因为那一刻,我终于能对自己说:‘我可以决定谁该死。’”
“但这不对。”她的声音低下来,“我不该有这种权力。我不是审判者,我只是个愤怒的孩子。可从那以后,我就再也说不出‘我是无辜的’这句话了。”
风吹过她的发梢,带着咸涩的味道。
突然,地面开始下沉,石坛缓缓旋转,露出下方幽深洞口。阶梯向下延伸,每一级都镶嵌着破碎的镜子,映照出无数个不同的白昭:持刀的、哭泣的、微笑的、沉默的……
佚名低声宣布:“镜渊之门,开启了。”
第一批跟随者是十二名自愿者,皆是在“净化祭典”后偷偷保留旧物的人。他们带着照片、日记、玩具、枯花,踏上阶梯。随着深入,空气变得粘稠,耳边响起杂音般的私语??那是千万个被压抑的“我”在呐喊。
第一层镜渊,名为“回声巷”。
这里堆满废弃的语言碎片。“对不起”飘在空中如落叶,“我喜欢你”卡在树杈间腐烂,“我不是坏人”被钉在墙上反复播放。一名年轻女子突然崩溃,因为她听见了自己的声音在重复:“我没关系,真的没关系……”那是她过去十年每次受伤后的口头禅。她跪地嘶吼:“我有关系!我很痛!”话音落,周围碎片轰然炸裂,一条新路显现。
第二层,称作“影牢”。
囚禁着那些因说出真相而被社会放逐的灵魂。一位老教师被困在此,因为他曾指出课本篡改历史;一名医生被锁链缠身,因他公开疫情却被指控“制造恐慌”。白昭逐一解开他们的枷锁,条件只有一个:说出他们最怕被人知道的秘密。当最后一位囚徒低语“其实我也曾想妥协”时,整座牢狱崩塌,化作一片盛开的墨莲池。
第三层,乃“伪我殿”。
矗立着成千上万尊雕像,全是人们为了迎合世界而塑造的假面:顺从的女儿、坚强的父亲、无私的教师、忠诚的信徒……白昭走在其中,看见一尊与自己一模一样的雕像,额刻“救世主白昭”,手中高举火炬,脚下踩着匍匐众生。她拔出匕首,狠狠劈下。
“我不是来引领你们的。”她怒吼,“我是来和你们一起迷路的!”
雕像碎裂,内里竟涌出汩汩清水,汇成小溪,流向更深之处。
终于,抵达第四层??**母渊之心**。
这里没有光,也没有黑暗,只有一片流动的银灰色雾霭,中央悬浮着五颗晶莹泪滴状物体,静静旋转,宛如胚胎。它们即是五大情感原型的本源。
但雾中另有动静。
一道身影缓缓浮现,穿着与白昭相同的衣袍,面容模糊,声音却熟悉得令人心悸:“你终于来了。”
“你是谁?”白昭握紧贝壳。
“我是你本可以成为的样子。”那影子说,“不必背负罪孽,不必经历放逐,不用亲手杀人。我是那个被母亲抱回家、受族人敬爱、安然长大的白昭。我是完美的受害者,纯洁的救赎者,无需质疑的领袖。”
它伸出手,“只要你放弃那段记忆,承认我是真正的你,这一切都会结束。”
白昭颤抖。
那一刻,她几乎动摇。
做一个被所有人喜爱的英雄,难道不好吗?
但她想起了海边那个写下“我是李豆丁”的小男孩,想起了抱着焦饼干哽咽的孩子,想起了佚名摩挲龟甲时的苍老手指。
真正的名字,从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