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探秘危机暗伏(第1页)
崔嬷嬷那方粗麻布上的涂鸦,如同一个谜题,悬在安陵容心头。一口井,一个捧书的小人。这宫中水井无数,究竟指的是哪一口?那“书”又代表着什么?是经卷,是医案,还是……其他记录着隐秘的卷宗?
她不敢再通过任何明面或暗中的渠道去询问崔嬷嬷,那无异于告诉所有人她们之间有联系。她必须靠自己解开这个谜题。
安陵容首先排除了各宫院内常用的水井,那些地方人多眼杂,绝非藏匿秘密之所。她将目标锁定在那些位置偏僻、久已废弃或少有人至的宫井。
她开始借着“散步消食”或“前往佛堂”的由头,在宫中一些较为荒僻的角落徘徊。她的行动依旧谨慎,每次都带着宝鹃,且绝不在同一地点停留过久,仿佛真的只是漫无目的地走走。
几日下来,她排查了几口位于冷宫附近或是花园深处的废井,皆无所获。那些井要么早已干涸填埋,要么井口被巨石封死,并无异常。
就在她几乎要怀疑自己解读有误时,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角落,浮现在她的脑海中——浣衣局后巷的那口古井。
那口井年代久远,井水苦涩,早已不用于饮用,只供浣衣局浆洗之用,平日除了粗使宫女,几乎无人靠近。更重要的是,她记得前世零碎的记忆里,似乎有宫女提起过,那口井曾淹死过一个小太监,之后便有些邪门的传闻,宫人大多避而远之。
一个偏僻、晦气、少有人至的地方,正是藏匿秘密的绝佳之处!
安陵容心中豁然开朗。她几乎可以肯定,崔嬷嬷所指,就是这口井!
然而,如何探查?她一个宫嫔,绝无理由亲自前往浣衣局后巷那种地方。即便去了,众目睽睽之下,她又如何能探查井底?
她再次将希望寄托于宝鹊。浣衣局是宝鹊日常活动范围,由她前去探查,最为合适,也最不引人怀疑。
她需要给宝鹊一个明确的指令,但又不能直接写明“探查浣衣局古井”。她思索片刻,取出一块素白绢帕,在上面绣了一幅极简的图样:一个水波纹,旁边放着几件待洗的衣物,衣物旁,则是一个小小的、打开的书籍图案。
这图样看似是女子闺中常见的“涤尘读书”的雅趣图案,但结合之前与宝鹊传递信息的默契,安陵容相信,宝鹊一定能看懂其中的关联——水波(井)、浣衣(浣衣局)、书(线索卷宗)。
她将绢帕混入一批需要浆洗的衣物中,由宝鹃送了出去。
等待回音的日子,安陵容度日如年。她既期盼宝鹊能有所发现,又担心此举会打草惊蛇,或是将宝鹊置于险境。
三日后,宝鹊送回了浆洗好的衣物。安陵容仔细检查每一件,终于在一条汗巾的缝边处,摸到了一个极小的、硬硬的异物。她拆开缝线,里面是一小片被蜡封得严严实实的、略带潮湿的碎布,以及一颗……看似普通的、用于计数的小石子。
碎布材质粗糙,像是从某种麻袋上撕下来的,上面沾染着深色的、类似水渍和苔藓的污痕。而那颗小石子,颜色深暗,与宫中常见的铺路石子无异。
安陵容将碎布放在鼻尖,闻到一股浓郁的井苔腥气与泥土的腐败味道。这证实了东西确实来自井底!宝鹊找到了地方,并且成功从井中取出了“东西”!
但这碎布和小石子,又代表着什么?碎布像是包裹过什么,小石子……是标记?还是计数?
她将蜡封的碎布小心收好,捏着那颗小石子,在灯下反复观看。石子表面光滑,并无刻痕。她尝试着用水清洗,用火烘烤,皆无变化。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指尖无意间摩挲到石子某一处,感觉似乎比别处略微粗糙一些。她凑近烛光仔细看去,才发现那并非天然痕迹,而是用极细的、近乎与石子颜色融为一体的墨,写了一个模糊的“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