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星雨糖(第2页)
“是。”陈泽杨应道,递上准备好的注射针。唐彦明精准地将药液注射到息肉下方,黏膜层顺利隆起。
“很好,现在换圈套器。”唐彦明指令清晰。陈泽杨迅速递上新的器械。
唐彦明小心地将圈套器套住隆起的息肉根部,动作轻柔而稳定:“注意看,要套在黏膜下层,避免过深或过浅……好,准备电切。”
陈泽杨屏息凝神,看着唐彦明熟练地接通高频电流,屏幕上的息肉被干净利落地切下,创面平整,几乎没有出血。
“吸引。”唐彦明说。陈泽杨立刻操作吸引器,吸除残留的液体和烟雾。
“取网篮。”唐彦明又道。陈泽杨递上取网篮,唐彦明将切下的息肉样本顺利取出,送检病理。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做得很好。”唐彦明退镜的同时,对陈泽杨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器械递送很及时,咱们配合挺默契啊。”
陈泽杨松了口气,口罩上的眉眼微微弯了一下:“是老师操作熟练。”
“熟练也是从一次次练习来的。”唐彦明一边脱手套一边说,“下一台是个结肠息肉,位置可能有点刁钻,你来做黏膜下注射,我指导你。”
“好!”陈泽杨的声音里带上了明显的干劲。
一上午,内镜中心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唐彦明在操作间隙不时指点陈泽杨几句,语气始终平和耐心。休息的时候,那罐杏仁饼干果然被瓜分一空,几个熬夜值班没吃早饭的小护士纷纷感谢唐医生的“救命粮”。
一上午,内镜中心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唐彦明又指导陈泽杨完成了两例相对简单的息肉切除操作,期间不时低声提点着进针角度、力道控制和视野保持的要点。陈泽杨学得很快,上手也稳。午休时间,两人和科室其他同事一起在休息室吃了午饭,简单交流了些病例。
下午的工作节奏依旧紧凑,除了常规的内镜检查,还处理了两例急诊送来的消化道异物取出。等到所有预约患者检查完毕,器械清点消毒完毕,交接班记录写好,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了暮色。
时钟指向晚上六点。唐彦明脱下白大褂,换上自己的外套,感觉一天的疲惫稍稍缓解。
“泽杨,今天表现不错。”他一边整理东西,一边对旁边的陈泽杨说,“操作越来越稳了。”
“谢谢老师。”陈泽杨脸上也带着完成一天工作的放松。
“明天排的是小夜班,”唐彦明看了眼排班表,提醒道,“下午五点前到科室就行,白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他们医院的排班制度如此:白班、小夜班、大夜班,每周都不一定一样,但通常都是排三个白班、一个小夜班、一个大夜班和两天休息,并且确保休息日至少有一天安排在大夜班之后,以保证医护人员能得到充分休整。
“明白,老师。”陈泽杨点头,“那我先走了,老师再见。”
送走陈泽杨,唐彦明也拎起通勤包走向停车场。坐进驾驶室,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时间,距离予昼平时开播的时间还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