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林青山的拷问(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变得锐利:“但你想过没有?一旦你暗处的行为暴露,不仅你个人身败名裂,连你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明处平台,也会随之崩塌!你帮助过的那些乡镇企业,可能因此失去一条宝贵的物资渠道!因私废公,因小失大,这是最愚蠢的生意经。”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又如同冰水浇头,让许蔓华浑身一震,冷汗涔涔而下。她只看到了眼前的平衡和收益,却从未站在如此高度思考过潜在的连锁反应和毁灭性后果!

“那我该怎么办?”她声音干涩地问,“放弃私活,我无法维持;只做明处的,又无法生存……”

“所以,你要想办法,让你创造的价值,在阳光下获得合理的回报。”林青山给出了方向,“‘工会互助’这个模式,有其天花板。它本质上还是计划经济的补充,无法真正体现你信息和渠道的市场价值。”

他走近几步,压低声音,话语却重若千钧:“有没有想过,跳出这个框架?成立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信息咨询和资源对接的机构?就像你那个同事苏晓梅现在做的,但要更正规,更系统,服务对象也可以更广泛,包括国营、集体和私营企业。”

成立独立机构?!许蔓华被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呆了!这在1980年代初,简直是天方夜谭!私人办企业?政策允许吗?风险有多大?

“这……这能行吗?”

“政策总是在变的。”林青山意味深长地说,“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公司’、‘中心’。关键是,你要做的,是提供服务,是创造价值,而不是倒买倒卖。这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当然,这会很难,需要时机,也需要你积累足够的资本、信誉和能力。”

他看了一眼许蔓华,语气缓和了些:“在那之前,你现在的‘工会互助’平台依然要维护好,这是你的根基和护身符。至于私活……适可而止。尽快攒够一笔能够让你在政策允许时,可以启动独立事业的‘第一桶金’,然后彻底洗手上岸。”

林青山的话,为在迷雾中挣扎的许蔓华,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远景图!那不是小打小闹的补贴和佣金,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但同时,她也听出了其中的凶险。独立创业,意味着离开国企的庇护,独自面对市场的风浪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我……我需要时间想想。”许蔓华感觉信息量太大,一时难以消化。

“当然。”林青山点点头,“这只是一个方向。路,最终要你自己走。记住,无论选择哪条路,诚信、价值、合规,是你能走远的根本。”

这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座谈的时间到了。

林青山最后看了一眼那张地图,对许蔓华说:“你很优秀,比很多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更懂经济的脉搏。别浪费了你的天赋,也别走错了路。”

说完,他拉开房门,走了出去,汇入等候的人群中。

许蔓华独自站在房间里,耳边回荡着林青山的话语,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是继续在体制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平衡,还是冒险一跃,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林青山的考问,没有给她现成的答案,却为她推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门后的风景,令人向往,也令人敬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