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页)
(大同历七年)
1
梅静初后来知道,秦嫂子那日到了医院,二话不说,先抡圆胳膊,对着那蛮不讲理的老虔婆便是十几巴掌,打完又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鼻子数落了一通,那婆子当时脸就肿了,在一众围观看热闹的指指点点中,也无颜再嚣张。
孩子看见外婆,哭得气都喘不匀,秦婶心疼不已,抱着就没再松过手,径直带回了家。后续诸事,倒也办得顺利。丈夫还说,那日归来时,秦婶是让秦嫂子走在前面的。
梅静初暗自思忖,这秦嫂子真是去对了,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那老虔婆平日里嚣张刻薄,这次也算是遇到了克星。
这一日,方晴约着梅静初,两家人在外面小聚。四个大人,三个孩子,围坐一处,欢声笑语不断,温馨而热闹,正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饭后,四个大人依旧坐着,喝茶聊天。三个孩子在隔壁的游戏间里嬉笑玩闹,隔着一整面玻璃,大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但听不到声音。
小男孩正是小团子甄翰瑀,年方六岁,生得粉雕玉琢,聪慧可爱。他对静静姨家的两个小妹妹很是照顾,不仅很有耐心地带着她们一起搭场景积木,还像小大人一样聊天互动,颇有哥哥的样子。
甄翰瑀问道:“你们上幼儿园了吗?”
梅朵朵眉眼弯弯,笑着回答:“上了,每天上午到幼儿园上半天学。小团子哥哥,你能分清楚哪个是朵朵,哪个是韵韵吗?”
甄翰瑀装模作样地围着两人转一圈,煞有介事地思考片刻,指着说话的女童,笃定地道:“你是朵朵,她是韵韵。”
两个四岁多的小女孩,朱弦韵和梅朵朵,开心地拍起手来,刚才问话的梅朵朵道:“哥哥真聪明!很多人都分不清我们俩,总是叫错了。那你是怎么区分的?”
甄翰瑀小大人般一脸淡然,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难的?你们本来就是不同的两个人呀!”
朱弦韵接过话,略带不满地说道:“翰瑀哥哥是很聪明。我们表姐舒心扬,给她纠正好几次,还总是乱叫。”说完,她还看了眼妹妹,那神态,仿佛舒心扬是妹妹一个人的表姐似的。不过,她心里也觉得,方晴阿姨家的这个小哥哥确实不错。
甄翰瑀暗自得意,却并未说出,三岁时,参加她们俩的周岁宴,第一次见面他伸手同她们俩握手,朵朵就抓着他的手冲他笑,韵韵只是好奇地看看他;后来,也只有朵朵会一脸崇拜地看着他,主动和他说话,叫他“小团子哥哥”。韵韵不怎么叫他,更喜欢自己玩,或者别人追在后面陪着她玩。还有就是,梅朵朵是跟着静静姨姓的,总觉得她与自己更为亲近。虽然知道元存叔叔和爸爸也是兄弟,但不知为何,心里就是觉得静静姨和梅朵朵是自己和妈妈这一国的,朱弦韵和元存叔叔是爸爸那一国的。
当然,他已经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只能放在心里,对两个小伙伴道:“你们也很聪明。我有个表弟,叫顾绍雍,是我姨妈家的孩子,比你们还大一岁呢,话都说不清楚,吃饭也撒得到处都是,整天就知道拿着玩具冲来冲去,真是智商堪忧。”他说得认真又嫌弃,还微微叹了口气,仿佛那个小破孩儿又要追着自己玩,一脸无奈。
两个小女孩都忍不住笑起来,神情很有优越感。
方晴看着孩子们,感叹道:“也好想要个小棉袄啊,乖巧又贴心。我们家臭小子已经开始气我了!要不然你给我一个,反正你们有两个呢?”
梅静初瞪她一眼,佯怒道:“想要自己生去!”
方晴有点小郁闷,说道:“这不是一直没有么?也邪了门,怎么都不行,大概命里注定我只有一个儿子。要不然领养一个?太想要个宝贝闺女了。对了,你们村不是有个小女孩父母出事故不在了么?”
梅静初连忙摇头:“想都别想,人家外婆宝贝着呢,看得跟眼珠子一样!要不然让妹夫找人帮你生一个?”她一脸坏笑,调侃着方晴。
一向情绪稳定又淑女的方晴难得炸毛,伸手便去挠梅静初痒痒,笑骂道:“调侃我,看我不挠死你!”旁边的俩好兄弟看她们打闹,也跟着干笑一通,但绝不随便插话,气氛十分融洽。
回家途中,梅静初望着窗外,有些伤感,“他们这一搬走,下次见面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朱元存情绪还算平稳,安慰道:“没那么夸张,只是搬到枫叶城居住而已,这里还有生意,肯定也会回来的。再说现在通讯发达,交通便捷,可以随时视频,约着见面也不是难事。”
梅静初轻叹一声:“那不一样。之前虽然也不常见面,但心理上觉得,只要想见,他们都在。以后生活环境、各自际遇都不同,长时间不见,慢慢地就只能消耗以前的情分了。”
朱元存也有些感慨,解释道:“他们家老爷子做出的决定。枫叶城比玉兰城大,综合实力更强,刚好他们家族里有后辈正在竞选城主,没意外地话当选不是问题,这时候正需要家族内部守望相助、互相托举,当然也是为了共同利益。能传承百年以上的家族,做大的决定自然是理智为上。”
两个人都安静下来,孩子们已经累的睡熟了,车内一时寂静无声,窗外的树影快速后退着。
梅静初换了个话题,“晴晴说,她妹妹方媛正在闹离婚,什么七年之痒了,一天到晚鸡飞狗跳。当初恋爱时两个人轰轰烈烈、如漆似胶,不顾家人反对坚决在一起,这还没结婚几年呢,孩子比我们家大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