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4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四章】

放肆!

朝堂上,年轻天子的怒斥如惊雷炸响,骇得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一片。

李奉璋骤然起身,眉峰紧锁,眼中怒火如炬,直刺阶下几位老臣:“朕看你们是倚老卖老,昏聩至极!”

阶下众人面色惨白。为首的谏议大夫陆承昭,乃卫国公的堂弟,他额角渗出冷汗,仍强自叩首道:“陛下息怒!臣等绝无忤逆之意。只是这科举取士之制,若全然取代九品中正,恐寒了天下士族之心啊!本朝以来,举贤任能皆赖中正品评,如今骤然改制,只怕……”

“只怕什么?”

李奉璋冷笑一声,声音沉如铁石,“只怕断了你们举荐亲故的门路?你口中的‘举贤任能’,就是让你们抱团相护、互为倚仗吗?”

他向前两步,龙靴踏在金砖上,每一步都似踩在众臣心口。

吏部尚书抬起头,花白胡须微颤:“陛下明鉴,臣等非为阻挠新政。只是这科举以文辞取士,恐难以甄别真才。且程侯一事处置过严,已令世家惶惶。如今程世子入宫侍奉,惩戒已显,若再强行推行科举,只怕各州郡中正官都要告老还乡了!”

“程侯?”李奉璋目光一凛,语气更寒,“朕在议选官之制,尔等却提程侯——是觉得朕罚得不公,还是认为程家可作你们抗旨的盾牌?”

他心念电转,这些老臣表面劝谏新政,实则句句不离程家,不过是想借程瑾之事暗示他刻薄寡恩,逼他在科举制上让步。真是好算计!

“陛下,”另一位出身清河崔氏的老臣叩首道,“程世子年少气盛,不过一时失言。如今既已入宫为侍,还望陛下宽宥其过。且各州郡中正官皆熟知本地士子品性,若尽数罢黜,只怕地方荐举都要停滞了。寒门子弟虽可应试,但其中良莠不齐,岂能尽信?”

“住口!”

李奉璋猛地打断,袖中双拳紧握。他深知这些世家大族的把戏——自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选官之权尽归士族。如今他要推行科举,就是要打破这数百年的垄断。他们越是维护程家,他越不能退让。今日若容他们借程家之事掣肘,来日皇权威严何在?!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跪伏的群臣,胸中怒火翻涌。这些人,无非是怕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跻身朝堂,动摇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权。他们真以为凭借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就能永远架空皇权吗?!

“此事,朕自有明断!”李奉璋豁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退朝!”他不给任何人再开口的机会,拂袖而去。玄色龙袍带起一阵凛冽寒风,留下满殿神色惶惶的臣子。

才出殿门,内侍监王顺安便快步跟上,低声请示:“陛下,可要备轿?”

“滚!”

他一路沉着脸,步伐迅疾。所经之处,宫人纷纷跪伏,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他胸中那团火非但未熄,反而越烧越旺——那些老臣看似恭顺,实则句句都在试探他的底线。他们提起程家,不过是想告诉他:世家一体,动一家则震全盘。

真是可笑!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不是他们世家的天下!

他越想越怒,眼中寒光凛冽。程家……程瑾……如今她虽入宫为侍,看似恭顺,谁知骨子里是不是仍存着世家子的傲慢?

此时,程瑾正在紫宸殿外值守。晨起时,她曾在廊柱下收到一张匿名的字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稍安勿躁,已在周旋。”那笔迹她认得,是陆景渊的。

这张纸条非但没让她安心,反而让她一整日心神不宁。陆公子虽出于好意,可若此举被陛下察觉,只怕会弄巧成拙,引来更大的猜忌。

“砰!”

紫宸殿的门被重重推开,打断了她的思绪。她随众宫人跪地迎驾,只见李奉璋面色铁青,随手将奏折狠狠摔在御案上,巨响骇得众人魂飞魄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