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大山(第3页)
沈梦瑶走近几步,站在他课桌旁,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学生耳中:
“你说赚钱重要,老师同意。但怎么赚,赚多久,赚得是否有尊严、有保障,这才是关键。你现在觉得学习苦,坐不住,可你知道吗?将来在社会上,没有知识和技能,你会吃比现在多十倍、百倍的苦,而且可能连抱怨的机会都没有!”
她环视全班,语气加重:“老师不希望你们将来只能吃生活的苦,而没有选择甜的权利!”
“现在多学一点,多思考一点,就是为了将来,你们能多一点说‘不’的底气,多一点选择‘更好’的机会!这,就是读书的现实意义!”
她的话,掷地有声,结合着李强家境的实际情况,竟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涨红了脸,气呼呼地坐下了,但眼神里的叛逆似乎松动了一丝。
沈梦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顺势将话题引回课文,继续用平实的语言讲解。一场潜在的课堂风波,被她用冷静的态度和有力的说理化解了。
她注意到,那个角落里的瘦小女孩,在她与李强对话时,一直紧张地看着她,直到风波平息,才悄悄松了口气,看向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之前没有的……崇拜?
下课铃响,沈梦瑶布置了思考题“我的小小理想”,要求不必长篇大论,写下真实想法即可。
她走出教室时,感觉比打了一场仗还累,但心里却有一种充实感。她播下的种子,也许不会立刻发芽,但总归是播下了。
她快步走向小隔间,心里惦记着女儿。推开虚掩的门,看到里面的情景,她愣住了。
沈知意并没有在画画,而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面前的白纸上,用彩笔歪歪扭扭地画了一个大大的、散发着光芒的……简笔画灯塔?
灯塔下面,还画了两个手牵手的小人,一个高一点,一个矮一点。
虽然画功稚嫩,线条歪斜,但那份意图却清晰可见。她竟然……在模仿课堂上的内容?
看到妈妈进来,沈知意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用手遮住画纸,小脸涨得通红,眼神里充满了慌乱,仿佛做了什么错事。
沈梦瑶的心,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填满。有惊讶,有心疼,更有巨大的欣慰和感动。
她的知意,不仅听到了她的话,还用她自己的方式理解和回应了!
她走过去,没有责怪她“偷听”,而是蹲下身,拿起那幅画,认真地看了看,然后露出一个无比温暖的笑容,指着画上的小人问:“知意画的是妈妈和你吗?”
沈知意怯生生地点点头,小手紧张地绞在一起。
“画得真好!”沈梦瑶由衷地夸奖,指着那个灯塔,“这个,是灯塔吗?”
沈知意再次点头,声音细若蚊蝇:“妈妈……是灯塔……”
沈梦瑶的眼眶瞬间就湿了。
她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声音哽咽:“傻孩子……妈妈不是灯塔,妈妈只是……希望成为知意的灯塔。”
沈知意依偎在妈妈怀里,感受着妈妈的激动和喜悦,心里那块冰冷的坚冰,似乎又融化了一小块。她好像……做了一件让妈妈非常高兴的事?
原来,听话和做家务不是唯一能让妈妈高兴的方式?她的小脑袋瓜里,开始有了新的算计。
而沈梦瑶抱着女儿,心里充满了力量。课堂上的风波,女儿无声的支持,都让她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前方的路依然艰难,但为了怀里这个敏感又渴望爱的孩子,为了那些或许还能被点燃的年轻心灵,她必须坚持下去。
只是,她完全没有察觉到,女儿那看似纯真依赖的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与年龄不符的复杂光芒。
沈知意正在飞快地学习,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获取和维系这份失而复得的温暖。
她的“乖”和“讨好”,开始有了更隐蔽、更精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