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宿敌同行(第1页)
击退擎羊与铃星的狙击后,乌篷船在周弼的指引下,于迷宫般的狭窄水道中又穿行了近一个时辰。周遭的雾气愈发浓重,水色也由浑浊转为一种近乎透明的幽蓝,仿佛航行于倒悬的星空之上。空气中流溢的古老星力波动越来越清晰,甚至压过了云梦大泽本身的水汽与生灵气息。
终于,船只穿过一道仅容一船通过的天然石峡,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片隐藏在群山与芦苇荡环抱中的巨大泻湖,湖水清澈见底,却深不可测,湖面平滑如镜,完美倒映着天空流云,水天一色,浑然一体。而在泻湖的中心,矗立着一座超乎想象的巨大遗迹。
那并非寻常的宫殿或庙宇,而是一座由某种非金非玉、色泽暗沉如历经万古风霜的陨铁巨石砌成的庞大建筑。其形制古拙而奇诡,宛如一座倾颓的金字塔,又像是一颗曾被强行掼入大地的巨大星辰,表面布满了风化侵蚀的痕迹,以及无数玄奥难言、仿佛蕴藏着宇宙至理的星辰刻痕。一种苍凉、恢弘而又带着淡淡悲伤的气息,从遗迹中弥漫开来,笼罩了整片泻湖,让所有到访者都不由自主地屏息。
这便是星陨卫,上古星君们对抗“暗星”的最后堡垒与知识殿堂。
更令人惊异的是,在遗迹朝向他们的这一面底部,有一扇高达十丈的巨型石门。石门紧闭,材质与遗迹本身浑然一体,门上雕刻着一幅完整而精密的周天星斗图。
然而,这星图此刻却黯淡无光,尤其代表太阴星的位置,更是呈现出一片不祥的灰暗,甚至浮现出细微的裂痕,仿佛其核心已然受损。石门前方,延伸出一片宽阔的石质平台,静静沉入水中。
“星陨卫……终于找到了。”周先生的声音从星盘中传出,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更深沉的感慨,“我能感觉到,门后封存着庞大而古老的星力,以及……一丝令人不安的寂灭气息。”
李北辰手中的帝玺,此刻正微微震颤,其中属于苏月华的那缕灵魄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而急切的共鸣,坚定不移地指向那扇巨门。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担忧:“月华的灵魄指引就在此处,这扇门后,必有线索。”
船只缓缓靠上平台。众人踏上这上古遗迹,只觉脚下石板传来一种冰凉坚硬、迥异于凡间石材的触感,仿佛踏在了冰冷星辰的核心之上。
无咎指尖拂过石门星图,玉简青光与星纹交相辉映:「此乃上古『九曜锁天阵』,需阴阳相济、七星共鸣方能开启。」他指向太阴星位,那里星辰黯淡如蒙灰尘,「看这晦涩之气——太阴星位被某种外力封禁,若强行开启,恐会引发阵法反噬。」
霍朝阳运足太阳真火推门,石纹竟泛起微弱紫芒抵挡:「好个刁钻阵法!竟是以紫微星力为锁心。。。」
李北辰帝玺悬空,紫金光华注入星图,使紫微星位亮起一瞬。「阴阳失衡,难以持久。」他收手叹息,「月华灵魄与此门共鸣最深,若她在。。。」
「不需太阴本源,只需『文心』引路。」卜无咎突然截话。他将玉简贴向石门,青光流转间竟映照出星图隐藏的文脉:「《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紫微为阳极,太阴为阴极,而文昌文运恰是调和阴阳的第三气。」
他指尖蘸血,在青玉简上书写《阴符经》真言,同时口中默诵《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青光流转间,阴阳相济之理与玉简文华交融,竟在紫金波纹中劈开一道净化通道。青光如丝,竟与紫微星位产生微妙共鸣,使黯淡的太阴星位泛起一丝月华。「北辰兄,借帝玺一用!」
这一刻,玉简青光、帝玺紫芒、石门月华三色交织,星图竟缓缓流转起来——虽未彻底开启,却为后续赵无涯的到来埋下伏笔。
霍朝阳惊叹:「文星之力,竟能调和阴阳?」
卜无咎收简入袖,面色苍白:「非是调和,而是暂时平衡。真正的钥匙,仍是太阴本源。。。」他望向北方,眼中忧色更浓,「月华姑娘,等我们。」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慵懒而邪魅的声音,自众人身后不远处响起,带着一丝戏谑。
“看来,你们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平台边缘的水面微微波动,赵无涯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浮现。他依旧是那身暗紫色锦袍,衣摆的狼首图腾在遗迹苍茫悲凉的背景下,更显狰狞与诡异。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却越过众人,直接落在了那扇紧闭的巨门之上,眼神深处,是压抑的狂热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赵无涯!”霍朝阳瞬间横刀在手,太阳真火勃然欲发。卜无咎也凝神戒备,文运之力蓄势待发。
李北辰抬手,制止了即将动手的两人。他转身,平静地看向这位宿敌:“你知道如何开启这扇门。”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赵无涯轻笑一声,缓步走上前,对霍朝阳和卜无咎的戒备视若无睹。他停在李北辰面前数丈之处,目光终于从石门移到了李北辰脸上,更准确地说,是落在他手中的帝玺之上。
“当然。”赵无涯语气平淡,彷佛在谈论天气,“这星陨之门,需要至阴与至阳两种最本源的星力同时灌注,阴阳交泰,方能唤醒其核心,重启星图。至阳,可以是你的紫微帝气,也可以是那边那位太阳星的蛮力。而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