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敬业精神的当代启示(第2页)
(二)职业理想是成为合格建设者的现实基础
职业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比现实更美好。为使美好的未来和宏伟的目标变成现实,人们会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行动去努力奋斗。职业理想可以强化职业情感,会使人时时处处为职业目的着想,并形成持久的自觉意识。职业理想可以巩固职业意志,激励从业者兢兢业业,持之以恒。12岁时,周恩来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表达了他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从小立志,树立一个崇高的职业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诚实的劳动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忠于职守,履行好自己的职业义务。我们强调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既不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也绝不鼓励和赞许人们片面地追求个人私利。我们反对“一切向钱看”、“见利忘义”、“舍义取利”的错误倾向,也反对那种“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按酬付劳、讨价还价的极端利己主义。
职业是多样性的。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他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职业理想是人们实现职业愿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每个从业者既要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崇高职业理想,又要立足岗位,树立做合格建设者的职业理想,还要忠于职守,发扬主人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崇高职业理想。理想固然都是远大的,但它也是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的。只有树立了远大的职业理想,并在实际的工作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发扬“螺丝钉”精神,从点滴做起,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新世界,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不断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伟大的贡献。
(三)以雷锋为榜样,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众所周知,雷锋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人。他立志要把“青春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要“多为党做些工作,为祖国做出贡献”。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才会有积极的心态去战胜眼前的种种困难。伟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不但为理想而献身,还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朝着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前进的一个新阶段。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用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武装思想、解放思想,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与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来鞭策自己,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们要爱岗敬业,就算工作再平凡,也能做出不一样的业绩。
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理想也必须通过现实的努力才能实现。职业理想是具有发展性的,一个人的职业理想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要在社会发展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正确地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立足岗位,树立做合格建设者的职业理想。
在中国大地上,曾经创造过许许多多的精神,激励过亿万人民。战争年代有过“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有过“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过“万众一心的干革命,齐心协力搞建设”的热火朝天的场面。大庆油田工人在没有任何起重设备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的力量将重达几百吨的机器卸了下来;“铁人”王进喜跳进寒冷刺骨的水泥浆中进行人工搅拌,谱写了新中国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掏粪工人时传祥二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宁肯一人臭,换来万家香”,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些都是远大的职业理想换来的结果,都是人民主人翁精神的体现。
忠于职守,发扬主人翁精神。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在这里每个职业工作者,都是国家的主人。主人翁精神贯穿于各行各业,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绝不是一句空话,在行动上、工作中、业绩里都要体现出来。发扬主人翁精神,首先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贵在行动,必须求真务实,结合实际,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勇于实践,真正把主人翁意识贯穿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忠实履行岗位职责。
伴随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现在我国大力实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主人翁制度的作用固然重要,而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也是十分需要的。因为,再完美的制度,也难于让每一个人满意,也难于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再严密的制度,也难于完全约束每一个人的一切言行,像我们这种人口众多的大国,人多愿望多、要求多,尤其如此。在很多时候、很多问题上,事情办得如何,关键取决于发生行为的主体——个人。在同一个单位、相同的制度下,有人干活很卖力气,有人却偷懒耍滑,便是明证。没有主人翁精神,没有群众的自觉性,我国就不可能建成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作为一个公民,付出劳动,索取报酬是应该的、正当的、无可非议的。但不应斤斤计较,思想的重点应当放在奉献上,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始终要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工作,为国家出力。
三、以雷锋的“钉子”精神为榜样,恪守职业道德
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仍是我们这个时代进步所必需的,仍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所必需的。我们今天的学雷锋活动,既要发扬以往的好传统,又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具体形式,我们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不断改进、创新和完善。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引导人们以雷锋为榜样,恪守职业道德。这就需要我们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职业道德修养,虚心学习,坚持岗位学雷锋,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成长。
(一)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不是自发地形成于每一个从业人员的头脑中的,而是社会积极教育和个人自我修养相结合的结果,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今天,每一个从业人员或将要从业的人员自觉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提高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认识,激发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同时还要培养职业道德情感,磨炼职业道德意志。
职业是一个人在社会分工中所承担的具有专门职能的社会活动。通过职业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才能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施展自己的抱负,提高人生质量,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职业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空间。因此,强化职业意识,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掌握职业道德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应该是敬业精神首要的基本要素。
处在转型时期的现代人,容易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得陇望蜀、见异思迁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是任何时期每一个从业者应有的美德。职业道德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是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只有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转化为每一个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时,它的积极作用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必须自觉地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做时代岗位新人。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也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知识技术创新型社会过渡。因此,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其品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诚信意识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重要的品德参考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业人员敬业精神的某些失落现象,是同敬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忽视激发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职业尊严、职业人格直接相关的。所以说,强化从业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以本职工作为荣的职业意识,是培育敬业精神的前提条件。不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人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热爱祖国和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像雷锋一样,把最微小的细节也做好,就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职业,是人的谋生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各尽其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简单的事情上做出不简单的成就。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以劳动为荣反以为耻,人浮于事,只求往高处走,追求私利,不能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用个词形容叫“不厚道”,也可以形容那些缺乏职业素养的人。
每一个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是否尽职尽责,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忠于职守,在工作岗位上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增强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如何才能保持昂扬的状态,在具体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积极的作用呢?这里涉及当代人的所谓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问题。职业道德情感,是从业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内心所持有的态度,是人们对职业生活中道德关系行为所表现出的好恶情绪。职业道德情感是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职业道德情感,是引发职业行为的内驱力,它能促使从业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奉献。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就是要以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热爱自己已经从事或将要从事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以为人民多作贡献为最大光荣,从而激发责任心和事业心,产生从业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职业道德意志是从业人员个人追求高尚职业道德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精神。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部的各种引诱,从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所要磨炼的职业道德意志,就是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有为人民的利益而奉献一切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在心理上承受住种种压力和**,对为人民服务的追求始终不渝。在目前拜金主义沉渣泛起的情况下,磨炼职业道德意志,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其意义更为重大。
(二)虚心学习,坚持岗位学雷锋
知识学习有两类,一类是理论形态的书本知识,一类是经验形态的实践知识。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条战线涌现出的模范先进人物,是职业道德的理想人物,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要学习先进人物,不断激励自己,勤勉敬业,坚持岗位学雷锋,甘当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砖一石”。
学习先进人物,不断激励自己。在祖国建设的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先进人物涌现出来,在各条战线上他们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业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品质高尚,苦干实干,不计名利,立足一个岗位就在这个岗位上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们要用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执着的敬业精神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雷锋有一种精神也是普遍适用的,就是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实在是精辟,他还把自己比作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激励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这些是我们现今社会中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反思借鉴的。向先进人物学习时,第一,要有“信心”,防止“先进人物高不可攀”的片面观点。第二,要有“诚心”,要真诚地看待他们,不要用市侩式的眼光看待先进人物。第三,要有“虚心”,要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第四,要有“耐心”,要向他们看齐,经得起“苦”、“累”和时间的考验。通过先进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
同样地,爱岗敬业也是不能改变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都不热爱自己的职业,那么这个国家能安定吗?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都不懂得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还能期盼他们对什么负责呢?在当今社会,雷锋爱岗敬业的精神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水滴,就没有大海;没有沙砾,就没有高山;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勤勉敬业,从具体的细小的工作做起,就是伟大的。因此,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当工人、农民还是当科学家等,不管是做领导者还是做被领导者,只要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岗位,就都有意义。
在当今社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对于从业者来说,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不要拘泥,应知变通。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需要了解你能满足社会的什么需求,你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创造什么,并最终找到创意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双赢。社会上的职业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如果我们都能像雷锋那样,勤勉敬业、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社会就会不断向前发展。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忠于职守,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勤勉敬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坚持岗位学雷锋,把勤勉敬业、忠于职守作为自己职场上的信条,把学习雷锋精神全面贯穿到各个方面去,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今后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这是雷锋同志的名言。他身体力行地响应党的号召,把理想和行动结合起来,一切为党和人民服务,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当把理想同现实相结合,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从平凡中创造伟大。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高楼大厦”是无比辉煌壮丽的事业,但它也是与我们普通人的具体细微的工作分不开的,与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分不开的,要想使这个高楼大厦建设得更加漂亮,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不论做何种工作,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甘当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砖一石”。
(三)脚踏实地,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积极参加各种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刻苦磨炼自己,坚持知行统一,以雷锋为榜样,恪守职业道德,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我们要适应社会需要,在现实社会中做好职业定位,苦干实干,增强忘我劳动的耕耘意识,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对技术精益求精。
适应社会需要,在现实社会中做好职业定位。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抱怨所学的内容不喜欢,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也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么嫌工资太低,要么嫌专业不对口。其实,尽管有不能否认的客观因素的存在,但这些问题也都能从自己的主观因素上找到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面对可能之前并没有兴趣的工作,也能凭着心中的热情和信念在这一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
在社会职业定位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要注意克服贪图虚荣、贪图享受、贪图安逸、彷徨犹豫这几种错误思想倾向,应当高标准要求自己,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在职业道德方面更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社会生活复杂多样,我们不能被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所影响,而应当朝着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此外,还要明白,职业道德修养没有尽头,登上一个高峰还有更高的高峰等待着攀登,需要我们一生努力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形成道德的理想人格。只有踏实苦干才能实现远大理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雷锋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全身心地投入,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雷锋精神中的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帮助从业者更好地做到尽职尽责。雷锋是一个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和革新的人。雷锋出身贫苦,没有高学历,而且在他踏入工作岗位之前也没有获得足够的职业教育和训练。他能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干出成绩来,与他自身上进好学是分不开的。雷锋不仅从书本上学、从课堂上学,还从工作中学、从实践中学。雷锋还很善于在工作中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在参与宿舍建筑施工时,雷锋发现砖墙砌高了,运泥开始变得吃力,他就想出了一个新方法——“横杆吊斗运泥法”,不仅可以运泥,还可以吊砖吊瓦。雷锋的这种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我们应当鼓励所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都像雷锋一样,在本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革新工作方法,做到勤勉和精业的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作环境,我们应该选择那些与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相一致的工作岗位,这样我们的才能才会得到最大发挥,人生才会更有价值。人人都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社会需要这样的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紧密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马寅初:《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新建设》1959年第11期。
[2]《毛泽东选集》第1卷,2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朱熹:《朱子语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