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节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

雷锋精神的内涵,属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雷锋精神的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时代需要雷锋精神,时代呼唤雷锋精神。因此,要研究雷锋精神,加深对雷锋精神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不断充实新的内涵。研究雷锋精神,必须深层剖析雷锋精神的本质及特征,进而从中领会雷锋精神的精髓。

一、雷锋精神内涵的基本界定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什么是雷锋精神,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雷锋精神代表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爱党、爱国、爱人民成为了雷锋精神的精髓。雷锋属于那个时代,但雷锋精神却跨越了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将雷锋精神丰富和发展。新的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崭新的内涵,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资源,具有跨越时代的特殊意义。

(一)雷锋精神的概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雷锋精神是博大的,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要以科学的方式归纳、丰富、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在百度百科中,雷锋精神是这样界定的:“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周恩来的题词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其中包含了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风格和无产阶级斗志。雷锋已经成为一种代表、一种象征,是将雷锋同志个人的精神典型化为雷锋精神。所以,雷锋精神代表一种道德高度、一种价值判断与选择、一种行动指南。

雷锋精神也曾被归纳为爱党爱国的时代精神,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也有人这样总结雷锋精神在当代的体现,即“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等等。

李长春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江泽民同志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雷锋精神又进一步深化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在中国,雷锋似乎早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符号,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依然或清楚或隐约地知道这个政治符号的意义。只有有生命力的事物才会长存,无论岁月如何改变,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变,那些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雷锋精神又注入了新的时代意义,但它的核心内涵却是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同样的光芒。当“雷锋”不再仅仅只是指一个人,而是成为了一个符号,他就拥有了永恒的生命,这个符号被前赴后继的奉献者充实丰盈,他早已融入时代的脉搏,随着中国前进的步伐,或许难以察觉,却真实地跳动着。从下面这些对雷锋精神的分析、归纳和概括来看,现在经济在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雷锋精神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雷锋精神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雷锋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思想的有机结合。”“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从未来的角度看,雷锋精神又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代表和体现。”“雷锋精神是一种文化软实力。”“雷锋精神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财富。”“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雷锋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精神情操和崇高思想境界,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雷锋精神是我们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是时代精神,是革命精神”,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雷锋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雷锋精神的实质没有变化,反而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有了更新的体现形式。雷锋精神内涵展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与时代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成为时代鲜明的精神旗帜。

雷锋精神产生于50年前,但是50年来,雷锋精神在我们全党、全社会中始终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时代的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雷锋精神也在适应着时代而丰富拓展。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就像一面鲜活的旗帜,无数的人一次又一次把这面旗帜接了过来,从未有过间歇。雷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奉献过、建设过的世界,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远未停止。因为雷锋精神已经穿越时空,并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正因为如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儿女的激进、奋发、友好、博爱、自强不息的性格和精神,雷锋精神由此孕育而生。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不能被忘记,因为雷锋精神正是结合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以及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时代精神。

1。爱党爱国。在雷锋身上,首先体现的就是爱党爱国精神。雷锋这个穷苦农家出身的孩子,在旧社会遭受过残酷压迫,经历过人世间许多打击和辛酸,十分痛恨旧社会的阶级剥削与压迫制度。到了新社会,他看到了一个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新天地。他由衷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党的理论知识,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一个胸怀无比宽广、信念坚定执着、目光远大深邃、行动坚决果敢的共产主义者。雷锋充满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表明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精神。

2。无私奉献。雷锋公而忘私,助人为乐,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乐于助人,是雷锋精神中最能凸显崇高道德典范的闪光点,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髓之一,更是人类共同价值取向中最具普遍适应性的道德追求。

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革命精神,说到“舍己为公、大公无私”,也许雷锋同志并不是革命战争年代里抛头颅洒热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烈士,他不是刘胡兰为追求真理而捐躯,他不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但他的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却可以从他的各种舍己为公的事迹中彰显出来。

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雷锋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乃至生命,正是他的这种奉献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奋发向上,为了祖国的富强与文明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只要是人民所需要的,不管分内分外,他都干,以“助人”为乐,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工作、去助人,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3。“螺丝钉精神”。雷锋当过公务员、农民、工人、战士,可是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都能从小事做起,注重点滴养成,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党和人民把他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在哪儿闪光,真正体现“共产党人一块砖,任凭党和人民搬”。在短暂的一生中,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敬业爱岗,忠于职守,顾大局,守纪律,始终是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生动表现。

4。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团队意识,如何去合作,如何去沟通。恪尽职守,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即是当今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关键在于践行,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为社会做奉献。雷锋严格律己,宽厚待人,和蔼友善,团结共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5。“钉子”精神。雷锋在学习中充分发扬了钉子的“挤”劲与“钻”劲,他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及科学文化,无论干什么他都能够做到立足本岗位,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工作之余雷锋总是挤时间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雷锋身上这种可贵的“钉子”精神,使他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雷锋在工作上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凭着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业务骨干。

6。锐意进取。雷锋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他从不消极面对生活,永远保持着一颗向上进取奋斗的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培养了雷锋踏实肯干、力争上游、追求进步的干劲,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奋力克服障碍的毅力与决心。而自强精神,正是一个民族未来的脊梁与希望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依靠的正是这种自强进取的精神。

7。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雷锋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处处做到增产节约,发扬我军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雷锋非常懂得节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雷锋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他自己虽然苦点,但他却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把点点滴滴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支援国家建设,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炼意志,以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三)雷锋精神内涵的延伸

有人也许会问:一个仅有22岁短暂生命的年轻人,为何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为何他能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激励着几代人的成长?为何能成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民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答案就是,雷锋精神穿越了数十载的岁月,积淀成了那一份熠熠生辉的思想财富。

毫无疑问,雷锋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道德文化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我们完全可以确定,雷锋精神是无可替代的,树立和宣传雷锋精神正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延续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