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五(第1页)
詩卷第五
齊一之八
齊,國名。本少昊時爽鳩氏所居之地,在《禹貢》為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太公姜姓,本四岳之後,既封於齊,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民多歸之,故為大國。今青、齊、淄、濰、德、棣等州,是其地也。
【纂疏】《詩譜》:「周武王封太師呂望于齊,是為齊太公,都營丘。」孔氏曰:「《漢·地理志》:『齊郡臨淄縣[1]。』即營丘也。今齊之城內有丘,即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以丘臨水,謂之臨淄。」又曰:「後五世,哀公政衰,荒**怠慢,紀侯譖之于周懿王,使烹焉。齊之變風始作[2]。」孔氏曰:「太公卒,子丁公伋立。卒,子乙公得立。卒,子癸公慈母立。卒,子哀公不辰立。是為五世。」
雞既鳴矣,朝音潮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
賦也。言古之賢妃御於君所,至於將旦之時必告君曰:雞既鳴矣,會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視朝也。然其實非雞之鳴也,乃蒼蠅之聲也。蓋賢妃當夙興之時心常恐晚,故聞其似者而以為真。非其心存警畏而不留於逸欲,何以能此?故詩人叙其事而美之也。
【纂疏】毛氏曰:「雞鳴而夫人作,朝盈而君作。」
東方明叶謨郎反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同上,月出之光。
賦也。東方明,則日將出矣。昌,盛也。此再告也。
【纂疏】毛氏曰:「東方明則夫人纚邑壁反笄而朝,朝已昌盛,則君聽朝。」
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叶莫縢反。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
賦也。蟲飛,夜將旦而百蟲作也。甘,樂。會,朝也。○此三告也。言當此時,我豈不樂與子同寢而夢哉?然羣臣之會於朝者俟君不出,將散而歸矣。無乃以我之故,而并以子為憎乎?
《雞鳴》三章,章四句。
子之還音旋兮,遭我乎峱乃刀反之間叶居賢反兮。並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許全反兮。
賦也。還,便捷之貌。峱,山名也。從,逐也。獸三歲曰肩。儇,利也。○獵者交錯於道路,且以便捷輕利相稱譽如此,而不自知其非也。則其俗之不美可見,而其來亦必有所自矣。
【纂疏】孔氏曰:「儇,言其便利馳逐。」嚴氏曰:「《荀子》云:『鄉曲之儇子。』」董氏曰:「《前漢·地理志》引詩云:『子之營兮,遭我乎嶩之間兮。』師古注:『《毛詩》作還,《齊詩》作營。嶩,山名也,字或作峱,亦作巙,音皆乃高反。』」董氏曰:「《地理志》:『嶩、峱、巙皆山名,在齊郊。』故諸書或異。」
子之茂叶莫口反兮,遭我乎峱之道叶徒厚反兮。並驅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叶許厚反兮。
賦也。茂,美也。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並驅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賦也。昌,盛也。山南曰陽。狼,似犬,鋭頭白頰,高前廣後。臧,善也。
【纂疏】《爾雅》:「狼,牡貛音驩,牝狼。其子獥音叫[3]。絶有力迅。」舍人:「絶有力者名迅。」東萊呂氏曰:「當是時,齊以游畋成俗,詩人載其馳驅而相遇也,意氣飛動,鬱鬱見於眉睫之間。染其神者深矣,夫豈一朝一夕所能反哉?」疊山謝氏曰:「千萬人之習俗,原於一人之好尚;數百年之敝化[4],生於一時之放心。齊俗好田,哀公實教之[5]。為人上者可不謹哉?」
《還》三章,章四句。
俟我於著直據反,叶直居反乎而,充耳以素叶孫租反乎而,尚之以瓊華叶芳無反乎而。
賦也。俟,待也。我,嫁者自謂也。著,門屏之間也。充耳,以纊懸瑱,所謂紞也。尚,加也。瓊華,美石似玉者,即所以為瑱也。○東萊呂氏曰:「《昏禮》,婿往婦家親迎,既奠鴈,御輪而先歸,俟于門外,婦至則揖以入。時齊俗不親迎,故女至壻門,始見其俟己也。」
【附錄】問:「《著》篇是刺何人?」曰:「不知所刺,但覺是親迎底詩[6]。古者五等之爵,朝、祭祀似皆以充耳,亦不知是說何人親迎[7]。所說『尚之』以『青』、『黄』、『素』,『瓊』、『瑤』、『瑛』,大抵只是押韻。如衛詩說『良馬六』[8],此是天子禮,衛安得而有之?看來只是押韻。不知古人充耳以瑱,或用玉,或用象,不知是塞於耳中,為復是垂在耳外[9],看來恐只是以線穿垂在當耳處。」子蒙。
【纂疏】孔氏曰:「著與宁音義同。素為充耳,所以懸瑱當耳,故謂之塞耳。是以素絲為紞音膽。紞,懸瑱之繩,用雜綵線織之,天子諸侯五色,臣三色。素色分明,目所先見[10],故先言之。」
俟我於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音榮乎而。
賦也。庭,在大門之内,寢門之外。瓊瑩,亦美石似玉者。○呂氏曰:「此《昏禮》所謂婿道婦『及寢門,揖入』時也[11]。」
【纂疏】鄭氏曰:「青,紞之青。」曹氏曰:「英、華、瑩,皆光采也。」
俟我於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瓊英叶於良反乎而。
賦也。瓊英,亦美石似玉者。○呂氏曰:「升階而後至堂,此《昏禮》所謂『升自西階』之時也。」
【纂疏】鄭氏曰:「黄,紞之黄。」疊山謝氏曰:「其充耳則以素、以青、以黄,其加飾則瓊華、瓊瑩、瓊英。修容盛飾非不美也,惜乎不知禮耳。」
《著》三章,章三句。
東方之日兮,彼姝赤朱反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興也。履,躡。即,就也。言此女躡我之跡而相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