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二02(第2页)
瑣素果反兮尾兮,流離之子叶奬履反[35]。叔兮伯兮,褎由救反如充耳。
賦也。瑣,細。尾,末也。流離,漂散也。褎,多笑貌。充耳,塞耳也。耳聾之人恒多笑。○言黎之君臣,流離瑣尾,若此其可憐也。而衛之諸臣,褎然如塞耳而無聞,何哉?至是然後盡其詞焉[36]。流離患難之餘,而其言之有序而不迫如此,其人亦可知矣。
【纂疏】黄氏曰:「《淇奥》詩『充耳琇瑩』,蓋充耳者,瑱也。天子以玉,諸侯以石。」
《旄丘》四章,章四句。
說同上篇。
【纂疏】陳氏曰:「黎蓋衛附庸也,故《式微》《旄丘》二詩黎臣所作,而得為衛。」《補傳》曰:「以詩作於衛地,故編之《衛風》。」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賦也。簡,簡易不恭之意。萬者,舞之總名,武用干戚,文用羽籥也。日之方中,在前上處,言當明顯之處。○賢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輕世肆志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譽而實自嘲也。
【附錄】時舉問:「《簡兮》詩張子謂『其迹如此,而其中固有以過人者』。夫能卷而懷之,是故可以為賢。然以聖賢出處律之,恐未可以為盡善。」曰:「古之伶官亦非甚賤,其所執者猶是先王之正樂,故獻工之禮亦與之交酢。但賢者而為此,則自不得志耳。」時舉。
【纂疏】東萊呂氏曰:「鄭康成據《公羊傳》以萬舞為干舞,蓋《公羊》釋經之誤也。《春秋》書『萬入去籥』,言文、武二舞俱入,以仲遂之喪,於二舞之中,去其有聲者,故去籥焉。文舞舞羽吹籥。《公羊》乃以萬舞為武舞,與籥舞對言之,失經之意矣。若萬舞止為武舞,則此詩與《商頌》何為獨言萬舞而不及文舞耶?《左氏》載考仲子之宮將萬焉,婦人之廟,亦不應獨用武舞也。然則萬舞為二舞之總名,明矣。」
碩人俁俁疑矩反,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音祖。
賦也。碩,大也。俁俁,大貌。轡,今之韁也。組,織絲為之,言其柔也。御能使馬,則轡柔如組矣。○又自譽其才之無所不備,亦上章之意也。
【纂疏】程氏曰:「『有力如虎』,才也[37];『執轡如組』,藝也。言其才藝美。」
左手執籥餘若反,右手秉翟亭歷反,叶直角反。赫如渥於角反赭音者,叶陟畧反,公言錫爵。
賦也。執籥、秉翟者,文舞也。籥,如笛而六孔。或曰三孔。翟,雉羽也。赫,赤貌。渥,厚漬也。赭,赤色。言其顔色之充盛也。公言錫爵,即《儀禮》燕飲而獻工之禮也。以碩人而得此,則亦辱矣,乃反以其賚予與之親洽為榮而誇美之,亦玩世不恭之意也。
【纂疏】《燕禮·樂賓升歌獻工》篇曰:「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卒歌,主人洗,升獻工。工不興,左瑟,一人拜受爵。主人西階上拜送爵。薦脯醢。使人相祭。卒爵[38],不拜。主人受爵。衆工不拜,受爵,坐祭,遂卒爵。辯有脯醢,不祭。主人受爵,降奠于篚。」程子曰:「賜之以爵,勞賤者之道。」
山有榛側巾反,隰有苓音零。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興也。榛,似栗而小。下濕曰隰。苓,一名大苦,葉似地黄,即今甘草也。西方美人,託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離騷》亦以美人目其君也。又曰西方之人者,歎其遠而不得見之詞也。○賢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國,而思盛際之顯王,故其言如此,而意遠矣。
【纂疏】竹房張氏曰:「榛之實甘美而山有之,苓之莖甘美而隰有之,以興為人之君而美好者,惟西周有之。所以思之者,其人也。思之而不得見之,故重歎美之而思之深也。此蓋伶官碩人之詞,其詞甚婉,而實諷衛國之無賢君也。然思盛世之聖明,而不責衰世之幽厲,此詩人之忠厚也。」愚按:《集傳》以此詩為仕伶官者作,故指「西方美人」為西周顯王。諸家以為詩人刺不用賢,故指美人為伶官之賢者。東萊云:「見碩人而慨然有懷西周之賢士大夫也。『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指碩人也,嗟美其真西周之人,而非今世之人也。江左諸人喜言中朝名臣,亦此意也。」姑備一說。
《簡兮》四章,三章章四句,一章六句。
舊三章,章六句,今改定。張子曰:「為禄仕而抱關擊柝,則猶恭其職也。為伶官則雜於侏儒俳優之間,不恭甚矣,其得謂之賢者,雖其迹如此,而其中固有以過人,又能卷而懷之,是亦可以為賢矣。東方朔似之。」
【纂疏】孔氏曰:「《左傳》鍾儀對晉侯曰:『伶人也。』使與之琴,操南音。《周語》:『周景王鍾成,伶人告縣[39]。』《魯語》:『伶蕭詠歌及《鹿鳴》之三。』此云伶官,以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後世多號樂官為伶官。《呂氏春秋》及《律暦志》云:『黄帝使伶倫氏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斷兩節,間而吹之,為黄鍾之宮。』」李氏曰:「周景王時有伶州鳩,皆世其官也。伶官者,賤職耳。今以賢人為衛之伶官,正猶《君子陽陽》之《詩序》言『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蓋言其生不遇時,屈於賤役也。」黄氏曰:「周之士也貴,秦之士也賤,貴賤在周秦,而不在士。賢者之仕伶官,非特為賢之恥,而實衛之恥。」
毖悲位反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懷于衛,靡日不思叶新齎反。孌力轉反彼諸姫,聊與之謀叶謨悲反。
興也。毖,泉始出之貌。泉水,即今衛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慮縣東流,泉水自西北而東南來注之。孌,好貌。諸姫,謂姪娣也。○衛女嫁于諸侯,父母終,思歸寜而不得,故作此詩。言毖然之泉水,亦流于淇矣,我之有懷于衛,則亦無日而不思矣。是以即諸姫而與之謀,為歸衛之計,如下兩章之云也。
【纂疏】孔氏曰:「邶、鄘、衛三國,境地相連,故《邶》云『亦流于淇』,《鄘》云『送我乎淇之上』,《衛》云『瞻彼淇奥』,皆言淇也。」嚴氏曰:「《衛·氓》『送子涉淇』,《竹竿》『淇水在右』,《有狐》『在彼淇梁』。《衛風》言淇不止《淇奥》。」
出宿于泲子禮反,飲餞音踐于禰乃禮反。女子有行,遠于萬反父母兄弟待禮反。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叶奬禮反。
賦也。泲,地名。飲餞者,古之行者,必有祖道之祭,祭畢,處者送之,飲于其側而後行也。禰,亦地名。皆自衛來時所經之處也。諸姑、伯姊,即所謂諸姬也。○言始嫁來時,則固已遠其父母兄弟矣,況今父母既終,而復可歸哉?是以問于諸姑伯姊,而謀其可否云爾[40]。鄭氏曰:「國君夫人,父母在則歸寜,沒則使大夫寜於兄弟。」
【纂疏】王氏曰:「泲、禰,父母之國地名。」毛氏曰:「父之姊妹稱姑,己之姊稱伯姊[41]。」
出宿于干叶居焉反,飲餞于言。載脂載舝胡瞎反,叶下介反,還音旋車言邁,遄市專反臻于衛此字本與邁、害叶,今讀誤,不瑕有害。
賦也。干、言,地名,適衛所經之地也。脂,以脂膏塗其舝,使滑澤也。舝,車軸也。不駕則脱之,設之而後行也。還,回旋也,旋其嫁來之車也。遄,疾。臻,至也。瑕、何,古音相近,通用。○言如是,則其至衛疾矣,然豈不害於義理乎?疑之而不敢遂之辭也。
【纂疏】《釋文》曰:「舝,車軸頭金。」嚴氏曰:「載脂謂先以脂塗舝,其用在脂,故曰載脂。載舝,謂塗畢乃設舝於車,其用在舝,故曰載舝。」
我思肥泉,兹之永歎叶他涓反。思須與漕叶徂侯反,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冩我憂。
賦也。肥泉,水名。須、漕,衛邑也。悠悠,思之長也。冩,除也。○既不敢歸,然其思衛地不能忘也。安得出遊於彼,而冩其憂哉?
【附錄】問:「《泉水》末章注云:『安得出遊於彼,而寫其憂哉?』恐此莫只是因思歸不得[42],故欲出遊於國,以寫其憂否?」曰:「夫人之遊,亦不可輕出,只是思遊於彼地耳。」時舉。
【纂疏】曹氏曰:「《漢·地理志》:『東郡有須昌縣,故須句音劬國。』」鄭氏曰:「衛在須,邶在漕。」愚按:此篇衛女思歸人之詩。一章托泉水以起興,而謀之於諸姬也。二章述初嫁時宿餞衛郊泲、禰之地,既遠父母兄弟,今父母又終,但欲歸以問諸姑伯姊之安耳。三章遂欲效初嫁時宿餞于所嫁國之干、言,脂舝歸衛,第未知果不瑕疵乎?抑亦有害於義理也,此正謀諸姬之語。四章既不可歸,於是但思肥泉,思須漕,以重衛國悠悠之景慕,欲出遊以寫其憂而已。終能以禮自防,不復為衛之歸,此所謂「發乎情,止乎禮義」者也。此詩嚴氏與《集傳》同而小異,愚又小異嚴氏,以廣《集傳》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