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臣工之什四之二(第3页)
思,語辭。皇,大也,美也。○又言孝享以介眉夀,而受多福,是皆諸侯助祭有以致之,使我得繼而明之,以至于純嘏也。蓋歸德于諸侯之辭,猶《烈文》之意也。
《載見》一章,十四句。
有客有客,亦白其馬叶滿補反。有萋有且七序反,敦都回反琢其旅。
賦也。客,微子也。周既滅商,封微子於宋,以祀其先王,而以客禮待之,不敢臣也。亦,語辭也。殷尚白,修其禮物,仍殷之舊也。萋、且,未詳。《傳》曰:「敬慎貌。」敦琢,選擇也。旅,其卿大夫從行者也。○此微子來見祖廟之詩,而此一節,言其始至也。
【纂疏】曹氏曰:「《記》曰:『商人白馬黑首。』宗廟齊毫以色為尚,故乘白馬。『萋』,如『萋兮斐兮』;『且』,如『籩豆有且』,言其萋且有文。」鄭氏曰:「敦琢者,以賢美之,故以玉言之。」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縶陟立反,以縶其馬同上。
一宿曰宿,再宿曰信。縶其馬,愛之不欲其去也。此一節言其將去也。
薄言追之,左右綏之。既有**威,降福孔夷。
追之,已去而復還之,愛之無已也。左右綏之,言所以安而留之者無方也。**威,未詳。舊說:**,大也。統承先王,用天子禮樂,所謂**威也。夷,易也,大也。此一節言其留之也。
【纂疏】濮氏曰:「《左傳》:『歲在星紀而**于玄枵。』**,過中之意。」○又一說:張氏曰:「武庚之誅,昔者『既有**威』,而今也『降福孔夷』,蓋逆順之理如此。」濮氏曰:「此宋公來朝將去,而王燕餞之與《振鷺》詩為首末也。《序》以為來見祖廟,則語意不明。商之祖廟固無由在京師,而用之廟,非助祭于王,何得徼福?詩中亦無以見之。」
《有客》一章,十二句。
於音烏皇武王,無競惟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音指定爾功。
賦也。於,歎辭。皇,大。遏,止。劉,殺。耆,致也。○周公象武王之功,為《大武》之樂。言武王無競之功,實文王開之,而武王嗣而受之,勝殷止殺,以致定其功也。
【纂疏】濮氏曰:「《左傳》以此詩為《大武》之首章,《賚》為第三章,《桓》為第六章。然《周頌》皆一章而已,無疊章也。先儒謂或者後世取而用之於其事,不可知也。」
《武》一章,七句。
《春秋傳》以此為《大武》之首章也。《大武》,周公象武王武功之舞,歌此詩以奏之。《禮》曰:「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然《傳》以此詩為武王所作,則篇内已有武王之謚,而其說誤矣。
臣工之什十篇,十章,一百六句。
[1]「大事其田」,《毛詩正義》卷十九之二作「大事耕其私田」。
[2]「百」下,《毛詩正義》卷十九之二有「百」字。
[3]「有」上,《毛詩正義》卷十九之二有「夫」字。
[4]「者」字原無,據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三十八補。
[5]「廩」下,《毛詩正義》卷十九之三有「有虞氏之癢」五字,同為《明堂位》文。
[6]「美」上,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二十九所引王氏說有「厥聲」二字。
[7]「履」原作「里」,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九改。
[8]「所以事神者」,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三十八無。
[9]「皆」上,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三十八有「昌,文王之名也。發,武王之名也」两句。
[10]「於良反」三字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九補。
[11]「王」下原有「王」字,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九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