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詩卷第十八(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詩卷第十八

**之什三之三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必亦反。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匹亦反。天生烝民,其命匪諶市林反,或叶市隆反。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叶諸深反,或如字。

賦也。蕩蕩,廣大貌。辟,君也。疾威,猶暴虐也。多辟,多邪辟也。烝,衆。諶,信也。○言此蕩蕩之上帝,乃下民之君也。今此暴虐之上帝,其命乃多邪僻者何哉?蓋天生衆民,其命有不可信者。蓋其降命之初,無有不善,而人少能以善道自終,是以致此大亂,使天命亦罔克終,如疾威而多僻也。蓋始為怨天之辭,而卒自解之如此。劉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能者養之以福[1],不能者敗以取禍。」此之謂也。

【附錄】時舉說:「《蕩》之首章,前四句有怨天之辭。後四句乃解前四句,謂天之降命本無不善,惟人不以善道自終,故天命亦不克終,如疾威而多邪僻也。此章意既如此,故自次章以下托文王言紂之辭,而皆就人君身上說,使知其非天之過。如『女興是力』[2]、『爾德不明』與『天不湎爾以酒』[3]、『匪上帝不時』之類,是皆發明首章之意,大略如此,未知是否[4]?」先生頷之。時舉。

【纂疏】嚴氏曰:「疾威者,厲王所為,而天實命之,是天為此疾威。天實為之,則無所歸咎,然天亦豈欲令厲王為惡乎?天生衆民,其命有不可信者,其初皆善,而其終鮮善,是人自暴自棄,非天使之然。王自不為善,豈天賦予以惡哉?」

文王曰咨,咨女音汝殷商!曾是彊禦,曾是掊蒲侯反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叶蒲北反。天降慆他刀反德,女興是力。

賦也。此設為文王之言也。咨,嗟也。殷商,紂也。强禦,暴虐之臣也。掊克,聚斂之臣也。服,事。慆,慢。興,起也。力,如力行之力。○詩人知厲王之將亡,故為此詩。託於文王所以嗟嘆殷紂者,言此暴虐聚斂之臣在位用事,乃天降慆慢之德而害民。然非其自為之也,乃汝興起此人而力為之耳。

【纂疏】曹氏曰:「自契始封商,地在上洛。湯受命亳,殷地在蒙。今曰殷商,並舉之也。」疊山謝氏曰:「強,強梁。禦,如『禦人於國門之外』[5]、『今之諸侯取之于民猶禦也』之禦[6]。」王氏曰:「『強禦』、『掊克』,是謂滔德。」曹氏曰:「治生乎君子,亂生乎小人。然而治世未嘗無小人,亂世亦未嘗無君子。厲王之世,天非獨生榮夷、衛巫之徒也。凡伯、召穆、衛武,皆在焉,奈王不用何?」嚴氏曰:「三章以下設為文王歎商之辭[7],蓋陳厲王之失,而托之商也。所謂借秦為喻耳。」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義類,彊禦多懟直類反。流言以對,寇攘式内。侯作側慮反侯祝周救反,靡届靡究。

賦也。而,亦女也。義,善。懟,怨也。流言,浮浪不根之言也。侯,維也。作,讀為詛。詛祝,怨謗也。○言汝當用善類,而反任此暴虐多怨之人,使用流言以應對,則是為寇盜攘竊而反居内矣,是以致怨謗之無極也。

愚謂「強禦多懟,流言以對」者,正如《論語》所謂「禦人以口給」之意。強禦與前章相應,當指為所用之人,就厲王言之者,非也。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白交反烋火交反于中國叶于逼反,斂怨以為德。不明爾德,時無背布内反無側。爾德不明,以無陪蒲回反無卿。

賦也。炰烋,氣健貌。斂怨以為德,多為可怨之事,而反自以為德也。背,後。側,傍。陪,貳也。言前後左右公卿之臣皆不稱其官,如無人也。

【纂疏】疊山謝氏曰:「『炰烋』,以傲狠作氣勢,以暴虐作威聲,如虎狼炰烋之狀。」毛氏曰:「無背無側,後無臣,側無人也。」鄭氏曰[8]:「陪貳,謂副貳王者,則三公也。」毛氏曰:「卿,卿士也。」李氏曰:「亂世之君是非顛倒,邪正錯亂,無人以輔弼之故也。故曰『不明爾德,時無背無側。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面善反爾以酒,不義從式叶式吏反。既愆爾止,靡明靡晦叶呼洧反。式號式呼火故反,俾晝作夜叶羊茹反。

賦也。湎,飲酒變色也。式,用也。言天不使爾沈湎於酒,而惟不義是從是用也。止,容止也。

【纂疏】嚴氏曰:「非天使之,是汝自為惡也。爾之容止,既自取愆過,又無明無晦而飲酒不息,叫號歡呼,使晝作夜,荒亂甚矣。」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音唐,如沸如羮叶盧當反。小大近喪息浪反,叶平聲,人尚乎由行叶户郎反。内奰皮器反于中國,覃及鬼方。

賦也。蜩、螗,皆蟬也。如蟬鳴,如沸羹,皆亂意也。小者大者幾於喪亡矣,尚且由此而行,不知變也。奰,怒。覃,延也。鬼方,遠夷之國也。言自近及遠,無不怨怒也。

愚謂「小大近喪,人尚乎由行」,正如《孟子》所謂「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也。鬼方,夏曰獯鬻,商曰鬼方,周曰獫狁,漢曰匈奴,魏曰突厥,見《唐高祖紀》。其實一國而異其名也。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時叶上止反,殷不用舊叶巨已反。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湯經反,大命以傾。

賦也。老成人,舊臣也。典刑,舊法也。○言非上帝為此不善之時,但以殷不用舊致此禍爾。雖無老成人與圖先王舊政,然典刑尚在可以循守。乃無聽用之者,是以大命傾覆而不可救也。

【纂疏】嚴氏曰:「不時者,猶言厄運。」疊山謝氏曰:「『老成人』,先王之故老元臣。『典』,先王之訓典。『刑』,先王之法度。三代而上,國有大政、有大議、有大疑,皆決於老成人之言。曰『圖任舊人共政[9]』,殷先王所以立國也。曰『人惟求舊』,曰『無侮老成人』,盤庚所以興也。『汝惟商耇成人[10],宅心知訓』,周公所以誨康叔也。『遺老播棄[11]』,『格人,罔敢知吉[12]』,紂所以亡也。『在位無有耆舊[13],俊在厥服』,平王所以東遷也。『召彼故老,訓之占夢』,幽王所以亡也。」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顛沛之揭紀竭、去例二反,枝葉未有害許曷、暇憩二反,本實先撥蒲末反,叶方吠、筆烈二反。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始制、私列二反。

賦也。顛沛,仆拔也。揭,木根蹶起之貌。撥,猶絶也。鑒,視也。夏后,桀也。○言大木揭然將蹶,枝葉未有折傷,而其根本之實已先絶,然後此木乃相隨而顛拔爾。蘇氏曰:「商周之衰,典刑未廢,諸侯未畔,四夷未起,而其君先為不義以自絶於天,莫可救止[14]。」正猶此爾。殷鑒在夏,蓋為文王嘆紂之辭。然周鑒之在殷,亦可知矣。

【纂疏】嚴氏曰:「王者,天下之本也。天下未有禍敗,而王身無道,本先撥矣,枝葉蓋將從之也。」

《蕩》八章,章八句。

抑抑威儀,維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職維疾叶集二反。哲人之愚,亦維斯戾。

賦也。抑抑,密也。隅,廉角也。鄭氏曰:「人密審於威儀者[15],是其德必嚴正也。故古之賢者,道行心平,可外占而知内。如宫室之制,内有繩直,則外有廉隅也。」哲,知。庶,衆。職,主。戾,反也。○衛武公作此詩,使人日誦於其側以自警。言抑抑威儀,乃德之隅,則有哲人之德者,固必有哲人之威儀矣。而今之所謂哲者,未嘗有其威儀,則是無哲而不愚矣。夫衆人之愚,蓋有稟賦之偏,宜有是疾,不足為怪。哲人而愚,則反戾其常矣。

【纂疏】嚴氏曰:「詩多自警之言。修身治國平天下之道,與《中庸》《大學》相表裏。首章第一義言威儀之當慎。威儀云者,聲音笑貌云乎哉?容貌顏色,曾子所謂『道,動容周旋中禮』,孟子所謂『盛德』,蓋有諸中形諸外也。」蘇氏曰[16]:「『人亦有言』者,時人之語也。」歐陽氏曰:「哲人不自修飾,則習為昏愚矣。如《書》言『惟聖罔念作狂』。」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有覺德行下孟反,四國順之。訏况于反謨定命,遠猶辰告叶古得反。敬慎威儀,維民之則。

賦也。競,强也。覺,直大也。訏,大。謨,謀也。大謀,謂不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慮也。定,審定不改易也。命,號令也。猶,圖也。遠謀,謂不為一時之計,而為長久之規也。辰,時。告,戒也。辰告,謂以時播告也。則,法也。○言天地之性人為貴,故能盡人道,則四方皆以為訓;有覺德行,則四國皆順從之。故必大其謀,定其命,遠圖時告,敬其威儀,然後可以為天下法也。

【纂疏】疊山謝氏曰:「人君當以敬謹威儀為心,容止必可觀,聲氣必可樂,進退必可度。群臣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以一身之法,為天下之法也。」

其在于今叶音經,興迷亂于政叶音征。顛覆厥德,荒湛都南反,下同于酒叶子小反。女音汝雖湛樂音洛從,弗念厥紹市沼反。罔敷求先王,克共九勇反明刑叶胡光反。

賦也。今武公自言己今日之所為也。興,尚也。女,武公使人誦詩而命己之辭也。後凡言「女」、言「爾」、言「小子」者放此。湛樂從,言惟湛樂之從也。紹,謂所承之緒也。敷求先王,廣求先王所行之道也。共,執。刑,法也。

【附錄】「《抑》詩,東萊硬要做刺厲王,緣以『爾』、『汝』字碍。」先生曰:「如『幕中之辨,人反以汝為叛;臺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等類,亦是自謂。古人此樣亦多。」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