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史学遗产(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6]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27]白寿彝:《漫谈史学传统三事》,载《人民日报》,1961年8月12日。

[28]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第161页。

[29]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30]白寿彝:《谈史书的编撰——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三》,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31]白寿彝:《谈历史文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四》,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

[32]白寿彝:《谈历史文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四》,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

[33]白寿彝:《谈史书的编撰——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三》,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34]白寿彝:《谈史书的编撰——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三》,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35]白寿彝:《谈史书的编撰——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三》,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36]白寿彝:《回顾和前瞻》,载《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

[3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3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39]白寿彝:《谈历史文献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二》,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

[40]以上三文,分别载《红旗》1959年第11期,《人民日报》1964年2月29日,《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41]白寿彝:《谈史学遗产答客问》,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42]白寿彝:《关于历史学习的几个问题》,载《江汉学报》1961年第5期。

[43]白寿彝:《谈史书的编撰——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三》,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44]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45]白寿彝:《关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70年第3期。

[46]白寿彝:《回顾和前瞻》,载《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

[47]白寿彝:《谈历史文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四》,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

[48]白寿彝:《关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49]白寿彝:《谈历史文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四》,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

[50]白寿彝:《历史学科基本训练有关的几个问题》,载《红旗》1951年第18期。

[51]白寿彝:《关于历史学习的几个问题》,载《江汉学刊》1961年第4期。

[52]白寿彝:《关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53]白寿彝:《谈历史文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四》,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

[54]白寿彝:《关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55]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刘子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2页。

[56]白寿彝:《关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57]鲁迅:《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5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