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先生和20世纪中国史学1(第3页)
随着岁月的推移,《中国通史》的这种作用,一定会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爱国者走向马克思主义者,这是20世纪一大批史学工作者共同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位博洽、专精而又满怀卓识的史学家,是只有那些勤奋、多思、富于创造精神的史学工作者才可能达到的境地。作为一个时期的史学之杰出的建设者,更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学家才能做到的。白寿彝先生以自己毕生的勤奋和追求、理论和实践,确定了自己在20世纪中国史学上的位置。
[1]原载《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3期。
[2]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
[4]白寿彝:《中国交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0页。
[5]白寿彝:《中国交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0~211页。
[6]刘淑娟:《侯外庐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载《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
[7]白寿彝:《学步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第153页。
[8]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95~601页。
[9]参见《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的年代:一百七十万年和三千六百年》、《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以上收入《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40页;《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收入《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6~65页;《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收入《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39~649页;《关于〈谈史学遗产〉》、《谈历史文献学》、《谈史书的编纂》、《谈历史文学》,以上收入《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94~550页;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关于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几个问题》、《关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以上收入《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07~341页;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卷《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白寿彝著《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等等。
[10]牛岛俊作:《中国交通史》日译本序,《中国交通史》附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3页。
[11]李松茂:《白寿彝和中国回族研究》,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2]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6~124页。
[13]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29~998页。
[14]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5]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6~187、206~218、238~246页。
[16]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4~31、46~65页。
[18]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19]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20]指六卷本《中国史学史》——引者。
[21]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22]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62~486页。
[23]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3、604页。
[24]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3、605页。
[25]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3页。
[26]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
[27]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8页。
[28]分别见白寿彝:《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39~649页;白寿彝:《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载《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9]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0页。
[30]白寿彝:《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题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页。
[31]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96页。
[32]《中国通史纲要》自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至今(2002年)已有27次印刷,累计印数多达94万余册。
[33]转引自许殿才:《七十年心血铸就的丰碑——“祝贺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侧记》,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4]转引自许殿才:《七十年心血铸就的丰碑——“祝贺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侧记》,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5]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