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价签(第2页)
上午九点三十分,案情分析会准时开始。气氛凝重。
队长老张站在白板前,面色严肃:“‘雅筑’案,社会影响恶劣,上头压力很大。目前排查下来,死者社会关系复杂,仇杀、情杀、财杀都有可能,但缺乏直接证据。”
幻灯片切换,展示着现场照片。夏燃的目光紧紧跟随,当看到那张角落里有金色反光点的照片被放大时,她的心跳漏了一拍。那正是一只金丝雀胸针的特写!
“这只胸针,品牌小众,价格不菲,是限量款。初步调查,并非死者或其已知情人的物品。”负责物证的同事介绍道。
金丝雀……林深……玉佛……
手臂上的纹身似乎在发烫。AI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回响。
她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张队,我认为调查方向可以增加一个。”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过来。
夏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玉佛”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这尊明代双面玉佛,是现场非常特殊的陈列品。我建议,对它的来源、流转历史,以及其本身可能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深入调查。”
她停顿了一下,感受到几道怀疑的目光。一个新人,尤其是一个“关系户”新人,提出这种偏向玄学的建议,显然难以让人信服。
“象征意义?”一个资历较老的刑警嗤笑一声,“夏燃,我们是讲证据的,不是搞文物鉴赏。”
会议室内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
夏燃感到脸颊有些发烫,但她的眼神没有丝毫退缩。她不能说出林深和她的“感觉”,那只会引来更多的嘲笑。她只能依靠逻辑和观察。
“凶手选择在这个充满东方古典元素的会所作案,现场布置带有一定的仪式感。”夏燃强迫自己声音保持平稳,指向照片里燃烧的屏风、散落的瓷器,“那么,作为核心文物之一的玉佛,为什么不能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了解它,或许能帮助我们侧写凶手的心理背景。”
她将目光投向老张:“而且,据我所知,这尊玉佛不久前曾送去博物馆进行维护修复。接触过它的修复师,或许能提供一些我们忽略的、关于器物物理状态的细节。”
老张沉吟了片刻,看了看夏燃,又看了看白板上的玉佛照片,最终点了点头:“思路可以拓展。夏燃,既然你提出了这个方向,那就由你跟进。再去一趟博物馆,详细询问那位修复师,同时协调文物专家,尽快出一份关于这尊玉佛的详细评估报告,包括其艺术、历史以及……可能的宗教寓意。”
“是!”夏燃应道,暗暗松了口气。
下午,细雨再次不期而至。
夏燃没有提前通知,直接再次来到了市博物馆古籍修复室。这一次,门是紧闭的。
她敲了敲门。
里面沉寂了片刻,才传来一个微哑的声音:“请进。”
夏燃推门而入。修复室里依旧只有一盏孤灯,林深坐在灯下,似乎正在处理另一件破损的古籍。她的脸色比昨夜更加苍白,甚至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唯一露出的右眼里,血丝尚未完全褪去,眼神却依旧平静,像深不见底的古井。
看到夏燃,林深并没有表现出惊讶,只是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静静地看着她。
“林师傅,打扰了。”夏燃开口,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公事公办,“关于那尊双面玉佛,我们有些情况需要再向你了解一下。”
林深的目光掠过夏燃空荡荡的胸口,今天她没有佩戴那枚金丝雀胸针。
“请说。”林深的回应简短而克制。
夏燃走到工作台前,没有坐下,保持着一段礼貌而疏离的距离:“在进行修复时,除了那道裂痕,你是否注意到玉佛有其他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细微的划痕、磕碰,或者内部有什么异样?”
她紧紧盯着林深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林深垂眸,看着自己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那个模糊的孩童身影和“第三张脸”的低语在脑中闪过。
“器物年代久远,细微的岁月痕迹很多。”她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至于内部,我不是X光机。”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带着一种文人特有的、温和的拒斥。
夏燃并不气馁,她换了个方式,从手机里调出那只金丝雀胸针的特写照片,递到林深面前:“这件物品,在案发现场被发现。林师傅在修复或接触类似文物时,有没有见过与之相关的纹饰、或者听说过什么相关的传说?”
当林深的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那只精致的、翅膀折断的金丝雀上时,夏燃敏锐地捕捉到——她右眼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虽然极其短暂,但确实存在。
她认识这只胸针!或者,至少,她对它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