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之战(第1页)
006和007,曾经是亲如手足的好兄弟。
两个班从最开始用的就是同一套老师,师资上毫无差别,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入学成绩,从班号上就能看出六班比七班分数高,但是半斤八两,强点儿有限。
正是因为有七班垫底,领了“渣子班”的头衔,六班就可以躲在七班的背后装透明,不至于遭到过度的非议,但还是逃不过被别人私底下调侃为“垃圾班”的命运。
一个“渣子班”,一个“垃圾班”,谁还能瞧不上谁呢?
即便重新分班以后,他们也延续了原来良好的外交关系,七班依旧垫底,六班则不离不弃继续伴其左右,两个班的分数差距非但没有拉大,反而更加接近了。
不过,六班现在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谷万莲成了六班的临时班主任,她带领着全体一班老师入驻这个颇为陌生的不毛之地,誓要救六班于水火,助其扶摇而直上,彻底将七班踩在脚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这场貌似两个班之间的斗争,实为以谷万莲为首的一班老师和以石高峰为首的七班老师之间的对决,无关乎是与非、善与恶。
一方要彰显绝对的团队实力,誓要化腐朽为神奇,保住尖子老师的荣誉和地位。
另一方则要全面展示被严重低估和漠视的教学能力,夺回“渣子老师”被藐视和践踏的尊严。
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急于要证明自己。
听着有点儿可笑,但这就是现实。
-
006班的同学们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他们打死也想不到有一天会享受到“尖子班”的待遇,被压制的学习欲望好像也得到了激发,居然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果不其然,谷万莲对六班的教学部署完全照搬了在一班时的做法,可谓是原汁原味绝对正宗,这也让同学们领教了什么叫做“魔鬼训练”。
谷万莲要求他们每天早到校晚放学,不许打闹不许笑,课间活动都取消,题海里面玩命泡……同学们眼界大开,想不到学还能这样上,不由得感慨:怪不得尖子班的学生一个个都那么厉害,原来“魔鬼”训练出来的也都是“魔鬼”。
即便如此苛刻,但大家都还积极配合,毕竟机会非常难得,谁也想通过这次考试最终得到入选真正“尖子班”的名额。
可是,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往往不期而遇。
同学们虽然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进步,但同时也承受着难以喘息的压力。刚开始大家因为精神上比较亢奋还勉强能跟得上,后来逐渐就有人因为压力过大而病倒,更多的人是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上课的时候开始不自觉地打起了瞌睡。
相比之下,七班就简单得多了,石高峰没有给同学们制定各种条条框框,也没有限制大家的时间和自由。
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并快速提高成绩,他组建了若干学习小组,每个组都由成绩较好、成绩中等和成绩一般的三类同学组成。
成绩较好的同学辅导组员学习的同时,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巩固和提高,学会了的同学再去辅导没学会的,对学习差一些的同学,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让好的学习经验和技巧逐层向下渗透。
总之,大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做到团结一心,共同进步。
-
一个多月过去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东滦镇存了一整个冬天的冰雪终于有了融化的迹象,滦中的操场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跑动的身影。
体育课解散后,007班的男生都跑去踢足球了。
与足球阔别已久的李来奇比谁都兴奋,一上来就大显身手,技术居然丝毫没有生疏,张伦都怀疑他“戒球”的这几年是不是自己偷偷在家练过。
正踢得高兴,场边走来两个人,盯着李来奇他们一直看,眼中还流露出些许的羡慕之情。
在场边加油助威的刘罗光注意到这两个人,仔细一看还认识,是自己初中时候的同学小刚和小涛,他俩原来是四班的,后来又被重新分到了六班。
刘罗光一路小跑着过去,跟老同学热情地打了个招呼,“我说看着眼熟呢,你俩怎么在这?你们班也不是体育课呀!”
小刚一看是刘罗光,忍不住牢骚道:“快别提了,我们已不知体育课乃何物也!”
“哦?此话怎讲?”刘罗光挠头不解。
“那个谷老师把我们所有的活动课都取消了,体育也不例外,”小涛明显带着情绪,气呼呼地说:“我们已经一个多月没见过体育老师了,都快忘了他长什么样了。”
刘罗光更糊涂了,“那你们俩这是……逃课?”
“差不多吧,”小刚点点头,“班里太压抑了,出来透透气。”
“那……没人管吗?”
“我俩现在是自由人,在班里根本入不了谷老师的法眼,所以偷溜出来人家也不管。”
“谷老师不是对你们挺上心的么?我听说还专门抽出休息时间给你们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