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哭谁知道(第2页)
压根就没长那玩意,怎么会亏呢?
所以,要是这么说的话,李来奇确实没干过,武晟也没干过。
但是李来奇这次吃的亏,真的让他难以消化。
红烧鸡块回了个锅,终于热气腾腾地端上了餐桌。这道菜现在汤汁更加地浓郁,看起来更入味更好吃的样子。
李来奇两眼无神地盯着盘子,努力想让自己动筷子,但就是没有任何的欲望,仿佛一同失去的不只是味觉,还有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兴趣。
妈妈夹了一块李来奇最爱吃的鸡翅膀放进他碗里,“吃吧,别想了。”
李长信也夹了一块肉最多的鸡大腿放进他碗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快吃吧。”
放进碗里的肉,李来奇从来没让它凉过,更不曾让它待在碗里超过10秒,看着它散发出来的热气一点点地消失,这还是第一次。
“爸……”值得庆幸,李来奇并没有丧失语言能力。
“多兰,这回的红烧鸡块绝了,是你做得最好吃的一次。”一口馒头两口肉,李长信的吃相说明了一切。
“哎呀,你等等再吃,儿子叫你呢!”
“啊?他叫我?”
这不怪他只顾着吃饭没有听见,实在是李来奇的那一声呼唤,声音小到嘴里嚼上两根小葱,就能被“咯吱咯吱”的咀嚼声掩盖过去。
“爸,”李来奇没有抬头,目光始终停留在桌子下面蜷握在一起的手上,“你为什么不打我呢?”
李长信一伸脖子,把塞了满嘴的东西硬咽了下去。
-
李来奇从小那叫一个淘气,家里别有梯子,有梯子肯定上房。
没梯子呢?没梯子踩窗台扒门框,卖卖力气照样能上。成天上蹿下跳、舞枪弄棒,就没有他去不了的地方,也没有他打不折的“不浪”。要不是因为没个趁手的家伙事儿,不然真能把房顶给掀了。
像李来奇身手这么好的孩子,“淘气”都不足以明志,当地人管这个叫做“害”。
“害虫”、“祸害”、“公害”、“害群之马”……这孩子真“害”,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
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这样的“害”小孩停下来呢?
老李家有绝招——棍棒底下出“顺子”。
所以,李来奇一疯起来必定会招来一顿修理。
直接接触的话就是耳帖子、扫堂腿什么的,最刺激的是“背口袋”,学名叫“过肩摔”,难度系数最高,压制效果也最好,用一个就好使,一般不用再“补刀”。
间接接触的话就是各种手持工具,没有固定套路和用法,就地取材,快速上手。不过这种打法强调的是气势,而非伤害值,点到为止的效果为最优,要是过了“点”,人可就给打跑了。
李来奇又不是傻子,一看苗头不对,还是逃命要紧。
-
李来奇深知,自己今天肯定是在劫难逃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绝大多数皮肉之苦都是饭前享用的,极少有撑到饭后的时候,除非家里来了客人,尚能苟延残喘一时,等客人一走,必是免不了老爸再活动活动筋骨,刚好正愁吃饱喝足没地方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