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渣成班(第2页)
那俩人同时看向李来奇,然后故作呆滞地摇了摇头。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李来奇吗?”张伦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个放大镜,对着李来奇的脑袋一边说一边煞有介事地观察了起来。
李来奇一把推开他,“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那行,我问你,”张伦立刻恢复了正常,接着一本正经地说:“你初中暗恋的女生喜欢班长这件事,是不是给你留下心理阴影了,所以才想当班委的?”
“哦,原来是为爱痴狂的情种,”没等李来奇接过话茬,就被一个戴眼镜的小胖子抢了先,“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甘愿当班委啊!”
除了李来奇板着个脸,其他三个人一阵捧腹大笑。
这个说话文绉绉的小胖子叫刘罗光,听名字就知道他爸爸肯定姓刘,不过这个不重要。
关键是谁都能猜到他的妈妈十有八九是姓罗,而那个光字大概就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这个承载着刘罗两家血脉的“混姓儿”能够光芒万丈、光宗耀祖、光耀门庭、光……总之就是在他的身上寄予了厚望。
怎料一直憋着想发光的刘罗光,长到16岁还被深深地埋没在几十平米的教室里,平淡无奇到在老师的眼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别说发光了,让他发声都难,一直默默无闻地窝在座位里看各种谋略故事和历史人物传记这类在老师眼里都是些乱七八糟的课外书。常年累月下来,腰杆都有点儿站不直溜了,走起路来像个驼了背的老人家。
别看他上课的时候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下了课可就不一样了,那是天南海北的一通胡侃,曹操来了都拦不住他。课本上的概念定义说不上来几个,人生哲理权谋之术倒是信手拈来,歪理邪说一大堆。
于是,李来奇发挥了一下自己阅人相面的拿手本事,给他起了个听起来既文韬又武略的外号——刘罗锅。
让人没想到的是,刘罗光非但没有生气,还啧啧称赞这个外号起得好,既形似又传神,形神兼备非常符合他本人的气质,甚至一度郑重其事地自我解读道:“鄙人确有定国安邦、辅佐江山社稷的宰相之才,怎奈英雄难过语数外,整个外号也不赖。”
-
“嘘,不要胡说八道!我警告你们啊,不要败坏老子形象,否则别怪老子大义灭亲,让你们成为本纪律委员上任之后的首批严打对象。”李来奇打起了官腔,霸气十足。
“苟富贵,勿相忘。你可不能拴上链子看大门,松开链子就翻脸不认人呐!”一个油头不粉面的巧克力小生很不服气,他故意朝李来奇挑了一下眉毛,一脸坏笑地说:“你说是吧,富贵儿?”
李来奇没有反应,大概是还在想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想着想着,忽然破口骂道:“你他妈才是狗呢!”
三个人又爆笑不止,被恼羞成怒的李来奇一路追打着跑出了教室。
这个巧克力小生和刘罗光是初中一个班的好朋友,名字叫赵亮。
从名字上看,跟刘罗光可没法比,简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谁还不认识几个叫赵亮的后生,放在人群里真的是一点儿存在感都没有。
不过此赵亮非彼赵亮,这个赵亮绝对是学生堆里的佼佼者,说的可不是学习啊,是“玩”。
在李来奇认识的所有同学里,赵亮是最爱玩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最会玩的。
那就奇怪了,玩谁不会呀?只要不学习不劳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此话差矣!别人玩的都是红火热闹,人家赵亮玩的可是门道。什么养猫养狗养鸽子,打球打牌打游戏,就没有他玩不明白的。无论什么新上的游戏,他只要站在旁边看上一会儿,上手便已经是老鸟级别的高手了。
从初中开始,他就混迹在的各种场子里,摸爬滚打几年下来,练就了一身的能耐。
在东滦镇,无论赵亮走进哪个游戏厅,都是一币通关的狠角色。
除了身边围观的小弟会为他拍手叫好外,游戏厅的老板们个个都把他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拿他没有任何办法,逼得天天忽悠学生打游戏的老板们居然良心发现,烧香拜佛地跪求这个活神仙能被贬回人间,让他妈妈把他关在家里乖乖地写作业。
李来奇和张伦初中的时候经常去一家台球厅玩,他俩就是通过打台球认识了赵亮和刘罗光。以球会友,从初中的隔壁班能会到高中的一个班里,可见这臭味相投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
-
话说回来,李来奇当上了班委,而且还是他自己主动争取的,这让张伦、刘罗光和赵亮都觉得他非常奇怪甚至有点儿好笑,大家一致认为他对自己的高中生活抱着某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期待。
他们实在是搞不明白,李来奇到底真的打算弃暗投明?还是受了什么刺激?
这一切都太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