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太炎历史思想的时代特点(第2页)
[30]王韬:《普法战纪》代序,《弢园文录外编》卷八,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97页。
[31]王韬《漫游随录》卷二《伦敦小憩》记:“伦敦画馆请余以日影绘像,既成,悬之阁中,而以十二幅赠予。余题二律于后云……”所题二诗,有“尚戴头胪思报国,犹馀肝胆肯输人?”“异国山川同日月,中原天地正风尘”之句。
[32]参见王韬:《扶桑游记》之中村正直序,龟谷行、平安西尾、冈千仞跋,《漫游随录·扶桑游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6、311~314页。
[33]黄遵宪:《日本国志》凡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页。
[34]黄遵宪:《日本国志》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页。
[35]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自序,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571页。
[36]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国统志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4页。
[37]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国统志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38]黄遵宪:《日本国志》卷十五《食货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0页。
[39]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二十一《兵志》前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
[40]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二十六《兵志》后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77~278页。
[41]黄遵宪:《日本国志》卷四十《工艺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24页。
[42]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二《学术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2页。
[43]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二《学术志》后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2页。
[44]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二《学术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2页。
[45]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魏源全集》第三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486页。
[46]参见夏燮:《中西纪事》原叙、次叙,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1~2页。
[50]姚莹:《东槎纪略》卷一,《中复堂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集第七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第30页。
[53]夏燮:《中西纪事》目录后序,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2页。
[54]夏燮:《中西纪事》卷二《猾夏之渐》,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31页。
[55]夏燮:《中西纪事》卷三《互市档案》,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53~54页。
[56]夏燮:《中西纪事》卷十六《天津新议续议》,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214页。
[57]薛福成:《日本国志》序,《日本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页。
[58]这两篇论文,后来都收入《饮冰室合集》。以下所引,均据此二文,为避累赘,不一一作注。
[59]方括号中“撰述”二字,系引者所加,下同。
[60]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66页。
[61]辛亥革命以后,作者再次修改此书,重新编次,更名《检论》,收入作者手订《章氏丛书》,反映了他思想上的又一次变化,但这不是本书重点讨论所在,故注而不论。《訄书》版本甚多,今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章太炎全集》第3卷(朱维铮校点)。
[62]章太炎:《訄书》第十二《清儒》,《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4页。
[63]章太炎:《訄书》第二十五《订文》附《正名杂义》,《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6页。
[64]章太炎:《訄书》第十七《序种姓上》,《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0页。
[65]参见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卷二,光绪二十八年(1902),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39页。
[66]章太炎:《訄书》第五十九《哀清史》,《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5~333页。
[67]以上所引《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均据《章太炎全集》第4卷《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3~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