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史学中的直书与曲笔1(第2页)
[2]刘知幾:《史通》卷七《直书》,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3~194页。
[3]刘知幾:《史通》卷七《曲笔》,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6页。
[4]刘知幾:《史通》卷十《自叙》,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90页。
[5]刘知幾:《史通》卷二十《忤时》,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91页。
[6]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刘子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0页。
[7]刘知幾:《史通》卷七《曲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6页。
[8]刘知幾:《史通》卷七《直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4页。
[9]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二《许敬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3页。
[10]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三上《奸臣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38页。
[11]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二《许敬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4页。
[12]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二《许敬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64页。
[13]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三上《奸臣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35页。
[1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唐纪十八》高宗咸亨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486页。
[15]参见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九《路随传》、卷一百六十《韩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192、4202页。
[16]参见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二《路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677页。
[17]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李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08页。
[18]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李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08页。
[19]刘知幾:《史通》卷七《曲笔》,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9页。
[20]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66页。
[21]吴兢:《贞观政要》卷七《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22页。
[22]吴兢:《贞观政要》卷七《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24页。按:《贞观政要》记此事于贞观十四年,《册府元龟》作十六年,《资治通鉴》作十七年。
[23]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褚遂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30页。
[24]刘昫等:《旧唐书》卷七十《杜正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42页。
[25]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三《修史官》,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100页。
[26]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三《修史官》,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00页。
[27]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魏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69页。
[28]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杂录下》,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05页。
[29]刘知幾:《史通》卷十《自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90页。
[30]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杂录下》,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06页。
[31]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九《路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192页。
[32]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77页。
[33]刘知幾:《史通》卷十《自叙》,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91页。
[34]刘知幾:《史通》卷七《曲笔》,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6页。
[3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3页。
[36]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三《在外修史》,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099页。
[37]刘知幾:《史通》卷七《直书》,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2页。
[38]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史德》,见《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