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果然,皇帝回到宫中没有多久,瞥见桌上太子党递上来的奏议,微薄的父子情瞬间褪去,立时开始后悔自己关“三皇子”关早了。

好在这次太子分外识趣,第三天便在病中递了折子,恳请父亲看在兄弟年幼不懂事的份上放三皇子出来,皇帝便顺水推舟罚了三皇子半年的俸禄,又勒令三皇子前往长安寺为长兄祈福,就这样把人又给放了。

但与此同时,他对太子的感情确实变化了些许,到底掺进了一点后悔与怜爱。

因为这点怜爱,当太子久病不愈、上奏希望可以前往京郊行宫暂住养病时,皇帝终于批准了他的出行请求。

东宫顿时因为收拾行李变得热闹起来。

孟不觉没什么东西要拿,早早收拾好了自己的包裹,去东巷寻找春姬玩耍,结果春姬压根没空搭理他,正忙着和同寝的小姐妹往包裹里塞志异。

孟不觉站在屋外,看她们叽叽喳喳争论到底谁的志异最值得带,忍不住噗一声笑了:“这有什么难的。我那还有些空,你们拿不下的匀些给我,我帮你们装去就是了。”

“真的?”

小女孩子们立时高兴起来,兴冲冲地跑进屋子里,须臾抱出一打书,一边往他手里放,一边甜滋滋地同他道谢:“谢谢孟郎君!孟郎君真好!”

春姬也笑嘻嘻地走过来,踮起脚往书堆的最上面又放了一本:“谢谢孟郎君!孟郎君真好!”

孟不觉便抱着这堆书回去整理。

他回到自己的小屋,书本摇摇晃晃,差不多把他的视线挡了个严实,因此有人帮忙拿走了一半的书时,他还特别高兴地说了声“多谢”;但等书本移开,他看清了接书人含笑的脸,惊得差点原地跳起来:“殿下?!您怎么到这边来了?”

易真坐回素舆上,将书本堆放膝头,正从中拿起一本打开翻看。

听见孟不觉问话,他抬起头笑道:“难道孤不能来?”

那当然是能来的。

孟不觉说道:“今天日头大,不宜在外久坐。还请殿下移步室内再看。”

他说着,用膝盖顶了下手里的书堆,准备腾出只手从易真处接走书本。

易真却道:“不急。高宣,你带人去帮他收拾细软。孟郎,你随孤去见一个人。”

他身后一个沉默的影子答应一声,冲孟不觉福了个礼,见孟不觉没有阻拦之意,便从孟不觉手中接走书本走进了小屋。

孟不觉站在原地,往易真身上一扫,这才发现他今日穿得颇讲究。夏装轻薄,时下又流行宽大衣物,他穿了件墨绿上衣,下裳却是明艳的正红色,衣缘、袖口皆为素白,上面绣有缠枝莲,纮带、宫绦随风飘动,腰间组玉环佩琳琅错落,愈发显得他腰身清瘦,翩然若仙。

孟不觉努力把自己发直的视线从他身上挪开:“我们要去见谁?”

“一个你认识的人——谢家七郎,谢沅。”

侍人们推着小车缓缓走向宫道,孟不觉忙小跑着跟上,接过了易真递向自己的一卷简牍。

“长安寺乃清修之地,三弟留居寺中已有月余,本宫心甚忧之,故请宫人时时留心,将三弟一应状况呈报给孤。”

这简牍编结得很粗糙,所用材质有木有竹,大小厚薄也不一,似乎出自不同人之手。

他边走边读上头记述的内容:……初五,饭食未减,闭于静室自言自语,声量极小,内容难辨。……

六月朔,又听自语。口说“史册记述并非如此!”。……

初七。“不过一婢子,如此拿乔,恐怕是得明帝宠爱,方才挪了男人功绩与她,使她于青史中添名两笔!”

既望。“太子妃何其肤浅!太子病笃短寿,子嗣艰难,成婚七年方得一女,据说还有断袖之癖,不过容貌生得好些,伊竟也忍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