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 四库全书总目总叙(第2页)
[9]狂禅:比喻学术和艺术流派中僻陋悖理者。
[10]小学:通常意义上指文字、音韵、训诂。
[11]圣人:德高望重的人,有的时候也指孔子。
[12]大言:夸大的言辞。
[13]《长编》:在编史前先搜集资料,按次序编列称为“长编”。
[14]《考异》:即《通鉴考异》,在《资治通鉴》编纂中舍弃不用的材料,用以说明问题、谬误以及修史时取舍的原因。
[15]谱牒:记载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
[16]玉牒:记载帝王谱系、历数,以及政令改革的书。
[17]家乘:家谱、家史等,也指记载家事的笔录。
[18]疑狱:证据不充分,难以判决的案件。
[19]虚词:夸张不实的言辞。
[20]皋陶(ɡāoyáo):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21]宄(ɡuǐ):奸邪,作乱。
[22]授时:记录天时以告民,后来指颁行历书。
[23]游艺:指修习学问或技艺。
[24]小道:儒家对宣扬礼教之外的学说、技艺的贬低之称。
[25]隶事:指引用典故。
[26]二氏:指佛家和道家。
[27]炳然:明显。
[28]菅蒯:毛草之类。
[29]别集:指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
[30]总集:指收录众人作品的诗文集。
[31]高文:优秀的诗文。
[32]高标:出类拔萃。
[33]邓林:比喻荟萃之处,汇聚之所。
[34]翦刈:剪除。
[35]卮(zhī)言:自然随意之言。
[36]伪体:指一味模拟而无真实内容与自身风格的作品。
[37]猥滥:多而且滥。
[38]八病四声: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八病,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
[39]推阐:推理阐明。
[40]操觚:指习作。
[41]察相:明察之相。
[42]畛域:指界限、范围,比喻成见、偏见。
[43]王锦民:《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332页,北京,中华书局,2012。
[44]三本《总目》的刊刻时间依据中华书局整理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凡例的意见。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认为殿本刊刻于乾隆六十年,是本现藏国家图书馆;又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引崔富章说,认为浙本不是据殿本翻刻,是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所附的《总目》抄本刊刻的。参见王锦民:《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332页。
[45]王锦民:《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348页,北京,中华书局,2012。
从《汉书·艺文志》到《隋书·经籍志》,可以清楚看出诸子的渐衰,汉魏六朝诸子不及先秦诸子远甚。有创见的学者采用新兴的诸文体表达其思想,而这些都汇入别集之中,别集中不再只是诗赋文学,也包含有宗教、哲学、政治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说,别集取代了过去子书的部分功能,并且更加丰富多彩。参见王锦民《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