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选文 天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太初

《易乾凿度》曰:太初者,气之始也。

《帝王世纪》曰:元气始萌,谓之太初。

《诗推度灾》曰:阳本为雄,阴本为雌,物本为魂。雄生八月仲节,号曰太初,行三节。

《广雅》曰:太初,气之始也。清浊未分。

《庄子》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

《淮南子》曰:稽古太初,人生于无,成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

扬雄《檄灵赋》曰:太易之始,太初之先,冯冯沉沉,奋转无端。

王阜《老子圣母碑》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陈思王《魏德论》曰: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濛鸿,兆朕未形。

阮籍《孔子诔》曰:养徒三千,升堂七十,潜神演思,因使作书,考混元于无形,本造化于太初。

又,《大人先生传》曰:太初真人,惟太之根,专气一志,万物以存。

又,驰骛乎太初之中,休息乎无为之宫。太初何始,无后无先。

太始

《易乾凿度》曰:太始者,形之始也。

又,雌生戍仲,号曰太始,雄雌俱行三节。

《帝王世纪》曰:气形之初,谓之太始。

《楚辞·天问》曰: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张衡《玄图》曰: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阮籍《大人先生传》曰:登乎太始之前,览乎沕漠之初,虑周流于无外,志浩**而遂舒。

太素

《易乾凿度》曰:太素者,质之始也。

又,雄含物魂,号曰太素。

《帝王世纪》曰:形变有质,谓之太素。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为象,惟虚惟无,盖道之根。道根既建,由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谓之庞洪,盖道之干。道干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而体阳故圆以动,盖道之实。

《礼斗威仪》曰:二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岁而反太素冥茎,盖乃道之根也。

《礼含文嘉》曰:推之以上元为始,起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日月五星俱起牵牛之初。

《广雅》曰:太素,质之始也,已有素朴而未散也。

《乐动声仪》曰:作乐制礼时,五音始于上元,戊辰夜半冬至,北方子。[3]

张衡《灵宪》注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灵,如是者永久焉,斯谓冥茎,盖乃道根,道根既建,由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体同色,坤屯不分。

陈思王《髑髅说》曰:昔太素氏不仁,劳我以体,苦我以生,今也幸变而之死,是反吾真也。

又,《魏德论》曰:不能贯道义之精英,穷混元于太素,亦以明矣。

又,《魏文帝诔》曰:皓皓太素,两仪始分,冲和产物,肇有人伦。

又,《大暑赋》曰:壮皇居之瑰玮兮,步八纮而为宇。节四运之常气兮,逾太素之仪矩。

阮籍《通老论》曰: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故君臣垂拱,完太素之朴,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

又,《诗》曰:焉得松乔,熙神太素,逍遥区外,登我年祚。

又,《老子赞》曰:阴阳不测,变化无伦,飘飖太素,归虚反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