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选文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1(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本文写于光绪六年(1880)。作者是傅兰雅(JohnFryer,1839—1928),英国人。1861年来到中国,在香港圣保罗书院担任院长。1876年创办格致书院,自费创刊科学杂志《格致汇编》。1863年被京师同文馆聘为“教习”,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译书处成立,遂任编译,历28年之久,其人所著本文非常具有权威性。

本文写成的1880年,正值由曾国藩、李鸿章等官员主持的洋务运动鼎盛期,当时新式近代工业企业如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已陆续开办。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已经成立了12年,所翻译的“格致”等方面的西学书籍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影响不小。屡有西人寄书并询问该馆的源流及译书之法,该馆主要编译傅兰雅遂将该馆的此类事由、办法作成此文,一并介绍。

原文分四章:论源流、论译书之法、论译书之益、论译书各数目与目录。本文介绍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缘起”、参与筹划者(徐寿、华蘅芳、曾国藩、傅兰雅等中西知识分子)、译书队伍构成、主要译书成就及影响等。

徐寿、华蘅芳于太平天国时期即研究“格致新事新理”,186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奉旨举荐能士,此二人即在其举荐的八人之中。后被召至安庆研究西方机械制造及格致(科学)诸学,颇有成就。徐寿于上海墨海书馆见伟烈亚力及李善兰,遂生翻译西书之想,得到曾国藩同意后,邀请时任字林洋行《上海新报》主编的傅兰雅来江南制造总局筹划译书事宜,并请林乐知来馆教习兼译书。

译书西人如伟烈亚力(合译《汽机发轫》)、玛高温(合译《金石识别》)均被聘用,所选书籍需“呈总督鉴赏”。

译书华人屡有更换,1880年左右馆内尚有五位主要人士,其中徐寿虽年事已高,仍在职上。他们负责与西人研讨内容,将口译内容润色、书写刊板,故此均为通晓格致等学的人才。本文中述及的赵静涵通晓“中国方书”(方家之书),来馆后翻译医学格致书籍不少;蔡宠久“通知时事”、郑熙台通晓洋务……译书者后来从政者不少,俱成博通时事的重要官员。

华人译书者中有许多是从民间罗致的有特殊天赋之人,如贾步纬、李善兰等。贾氏自幼嗜好算学、天文,曾自著《便用通书》(推日月亏蚀)、《万年书》等极为精准的书籍,被翻译馆引进,作《航海通书》《算学表》等。李壬叔(即李善兰)亦算学、格致等学“无不洞明”,被伟烈亚力称为奇才,曾于墨海书馆内翻译《重学》《植物学》,来馆后与傅兰雅合译奈端《数理》第一卷,此书乃西方最深数学书。可见,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主持者(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对于翻译西方科技书籍一事极为重视,广为罗致人才。

翻译馆成立后,随着译书规模的不断扩大,印书处由一小屋,扩展数间,内有30余人从事刊版、印刷、装订、抄书等事。馆内存有当时西文格致书数百种,是当时中国存此类书最多的地方。

而由于该馆译书的成就,清政府特赐予该馆颇树功勋的翻译西人——傅兰雅、金楷理、林乐知以三品(与清都察院副都御使平级)至五品的顶戴,以为勉励。1880年时,面临列强压力的清廷,屡次下谕翻译紧要之书,李鸿章多次下令“特译某书”,曾纪泽亲自来江南制造总局,书写纸扇赠与傅兰雅,以为奖誉。由此,不仅可见该馆的翻译活动成效卓著,亦可反映出它在19世纪下半叶那场自上而下的“富国强兵”运动中地位之重要。

(曹晶晶)

[1]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创办于上海,是洋务派第一批重要现代工厂。至1867年,在徐寿等人的建议下,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翻译馆,虽然晚于同样也译书的同文馆,但它的译书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后者。

[2]指徐寿、华蘅芳。徐寿(1818—1884),号雪村,1875年创办上海格致书院,开始首次演示化学实验,对近代国人中普及化学知识做出贡献。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清代数学家,除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数学书籍外,还著有《行素轩算稿》6种23卷。

[3]格致:晚清时期指西方自然科学。

[4]觌(dí):相见。

[5]发贼:清廷用以称呼太平天国。

[6]颉颃(xiéhánɡ):原指鸟上下翻飞,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7]《泰西大类编书》:即《大英百科全书》。

[8]《上海研究资料·事物原始》中说:“第一种华文日报是《上海新报》,字林洋行出版,创刊于1861年12月(清咸丰十一年十一月),较《申报》早10年。”见《上海研究资料》,24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9]贾步纬,江苏南汇人。其所著数学专著,除了本文中列举的以外,还有《八线简表(附八线图解)》等。

[10]李壬叔:李善兰(1811—1882),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幼好算学,10岁即通《九章》。除了文中所记之外,重要著作有《则古昔斋算学》13种24卷。后被郭嵩焘举荐,任同文馆算学总教习。

[11]顾尚之:顾觐光,字尚之,精于数学。据《清史稿·畴人列传》,言其“凡近时新译西术如代数、微分诸重学,皆有所纠正。所著为《算剩》初续编,凡二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