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 尚书序(第2页)
[6]五典:《孔疏》:“典者,常也。言五帝之道可以百代常行,故曰:言常道也。”
[7]设教:设施教化。伦:类。
[8]雅诰:雅正辞诰,指夏、商、周三代的文章。在《尚书》中,夏书、商书、周书有训、诰、誓、命、歌、贡、征、范八类,这里用诰代表。犹类也。
[9]揆(kuí):道理。
[10]八索:《孔疏》:“引言为论八卦事义之说者,其书谓之八索。”又说:“此索谓求索,亦为搜索。”
[11]九丘:《孔疏》:“其论九州之事所有志记者,其书谓之九丘。”
[12]明旧章:《孔疏》:“明旧章者,即《礼》《乐》《诗》《易》《春秋》是也。”
[13]删《诗》为三百篇:《孔疏》:“就而减削曰删。”古代有诗三千余篇,孔子除去重复的,选取可施于礼义的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有序无诗,完整的共三百○五篇。说三百篇,是取其整数。
[14]约:《孔疏》:“准依其事曰约。”
[15]职方:官名。《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16]讨论:整理。
[17]芟夷:削除。
[18]剪截:删减。浮辞:虚浮的言辞。
[19]垂世:流传后世。
[20]大猷:大道。指三坟五典等先王典籍。
[21]伏生:名胜,字子贱,汉济南人。秦时博士。汉文帝时,伏生已九十多岁,文帝派太常使掌故晃错向伏生学《尚书》,由伏生女儿口授二十余篇,即今文《尚书》。
[22]科斗文字: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因为头粗尾细像蝌蚪而得名。科斗:同“蝌蚪”。
[23]摩灭:消失,湮灭。“摩”:通“磨”。
[24]覃(tán)思:深思。
[25]采摭:拾取,采纳。
[26]敷畅:铺叙发挥。
[27]庶几:大概可以。
[28]巫蛊事: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一场严重的政治事件,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因此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