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象学哲学美学的发生与发展概况(第2页)
[1]转引自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英文版,81页。
[2]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24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胡塞尔:《文章与报告》,见《胡塞尔全集》,25卷72页,海牙,1979。
[4]劳尔:《现象学与哲学危机》,英文版第54、90页。
[5]参见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二部分第1章第3节。
[6]胡塞尔:《胡塞尔全集》,6卷,140页。
[7]理查:《马拉美的想象世界》法文版,19、27页。
[8]米勒:《查理·狄更斯的小说世界》英文版,8页。
[9]拉沃尔:《意识的批判》,英文版,25、29页。
[10]普莱:《批评的意识》,297页,巴黎,1971。
[11]同上书,298页。
[12]普莱:《批评的意识》,285页。
[13]米勒:《日内瓦批评》,载《批评季刊》1968(8)。
[14]理查:《法国文学批评的独到之处》法文版,12页。
[15]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76页。
[16]同上书,78页。
[17]转引自米勒《乔治·普莱的文学批评》,见《现代语言解释》英文版,486页。
[18]斯太格:《阐释的艺术》德文版,28~29页。
[19]转引自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190页。
[2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6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1]海德格尔:《序〈由现象学到思想〉》,德文版,ⅩⅣ页。
[22]韦勒克:《批评的概念》英文版,362页。
[23]德里达:《语言与现象》英文版,23页。
[2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基本著作》英文版,206页。
[25]海德格尔:《诗歌,语言·思想》英文版,197页,1971。
[26]杜布洛夫斯基:《批评与存在》,见《批评的现实之路》英文版,261~2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