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预言(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们的眼神在火光映照下,充满了对未知的虔诚与畏惧。

他们开始随着鼓点踏足、摆动身体,动作古朴而充满力量,像风中摇摆的树林,又像蓄势待发的兽群。

低沉的吟唱与呐喊从喉咙深处涌出,那不是悦耳的歌声,而是与风、与雷、与奔流河水共鸣的原始祷文。

大祭司——一位披着完整熊皮、手持鹰首骨杖的长者——立于祭坛中央。

她高举双臂,向天呼喊,声音苍老而沙哑,却仿佛能穿透云霄:

“至高无上的皇天!厚德载物的后土!庇佑我族的伏羲先祖!”

“请聆听你们子民的祈求!赐予我们狩猎的丰饶,河流的安宁,驱散瘟疫与灾厄!”

“愿火,照亮前路!愿河,永不枯竭!”

随着她的祷词,准备好的祭品被庄重地抬上祭坛:最饱满的谷物,最鲜美的果实,还有一头被精心挑选的、雄壮的公鹿。

大祭司用燧石刀划过鹿的脖颈,温热的鲜血滴入祭坛的凹槽,浓烈的血腥气瞬间弥漫开来,与烟火的气息混合,形成一种奇异而神圣的氛围。

就在这仪式达到顶点的时刻,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同一个方向——投向了静立在火光照耀边缘的宓妃。

她是伏羲氏的女儿,是部落的明珠,是连接凡人与神灵的天然桥梁。

火光为她完美的侧影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边,她兽皮衣上的骨饰与腰间的贝串,在光芒下闪烁如星。

跳动的火光深情地描摹着她的脸庞,那肌肤并非单纯的白皙,而是如同浸润了月华与初乳的暖玉,细腻之下透出健康的、生命的光泽。

光洁的额间,一枚传承自伏羲氏的赤红印记,正于火光映照下流转着神秘的光华。

这印记并非朱砂描绘,而是生于血脉,形似古老的卦象微芒,为她那兼具野性与高贵的面容,平添了几分不容亵渎的神圣。

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般披散,发间那几根鲜艳的鸟羽,随着火焰的热流微微摇曳,仿佛拥有生命的精灵,正环绕着她跳着庄严的祭祀之舞。

当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人群,族人们纷纷微微颔首。

他们清晰地记得,是她聪慧地改进了结网的方法,让渔获倍增;是她辨识出驱寒的草药,在寒冬里庇佑了幼弱的生命……

在她清澈的目光中,没有身为神祇之子的疏离,只有一种对族人深切的关怀与守护。

大祭司的吟诵仿佛是与上天沟通的语言,而宓妃的在场本身,就是族人们心中最安稳的祈愿。

他们相信,她的灵性必将把这场祭祀最真挚的部分,上达天听。

宓妃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场景,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再次浮现出洛水中的幻影——那水波中破碎又重组的、戴着星辰冠冕的自己,与眼前这篝火、鲜血与呐喊的场景交织重叠。

第一位男子的容貌宓妃记得,但第二位没来得及看清。。。。。。

‘算了,不想了。’

宓妃将思绪打断。

就在祭祀的火焰跃至最炽烈的那一瞬,所有的鼓声、吟唱与噼啪燃烧声竟骤然静止。

时间仿佛凝固,连飘升的烟柱都定格在空中。一股无形的、恢弘的威压笼罩了天地。

祭坛中央的火焰猛地向内坍缩,随即迸发出一道清辉。

光影中,一个伟岸的身影逐渐凝聚成形——他身披龙鳞般的蓑衣,长发披散,双眸中仿佛倒映着星辰运转的轨迹。

正是人族始祖,伏羲氏。

他没有看向匍匐在地的族人,目光直接落在女儿宓妃身上。

“宓妃。”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滚滚春雷,直接响彻在每个人的神魂深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