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放虎归山(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臣,殷戈,有本启奏。”

百官最前列,一个身着蟒袍的男子正缓缓起身。那个声音温润如玉,却让卫不辞脊背一寒。

她循声望去。

殷戈。

原著中的男主,此刻正站在朝堂中央,面容英俊,神情恭谨,浑身上下都透着“忠臣良将”四个字。他的站姿笔直,目光沉稳,仿佛真的是那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战神。

他先向龙椅上的姬抱朴深深一拜,然后才侧身,向姬如晦行礼。

大殿正中,龙椅上坐着一个少年。

姬抱朴。十二岁的小皇帝。

他穿着明黄的龙袍,面容清秀,但那身华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空荡,像是孩童偷穿了大人的衣裳。他坐得笔直,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威严,但眉宇间那股难以掩饰的怯懦和郁结,却出卖了他。

在他身侧稍低一些设着一张紫檀木御座。姬如晦就坐在那里。

她的位置,既不在龙椅之上,也不在百官之列。她像一道屏障,将幼小的皇帝,与那些虎视眈眈的群臣,隔绝开来。

“讲。”姬抱扑的声音带着少年的稚嫩,却努力想让自己听起来威严。

而姬如晦,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卫不辞站在阴影中,清楚地看见姬如晦指尖的微颤。

真是疯了——昨夜才熬过那般折磨,还没得片刻安眠,现在天还没亮透,她就要拖着这副残破的身体,在朝堂上与这些虎视眈眈的群臣周旋。

卫不辞自己也一夜未眠,此刻浑身疲惫,恨不得立刻躺下睡觉。姬如晦究竟是如何年复一年地熬过来的?

卫不辞的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卫不辞蹙眉,她竟在担心姬如晦。

她深知这位长公主绝非良善之辈,可看着那人如此糟践自己孱弱的身躯,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还是涌了上来。

是了,如今她们的命绑在了一处,她不得不担心。

“近日臣收到北境军报。”殷戈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穹明国因……卫氏之事,与我朝生出嫌隙。虽未兵戎相见,但商贸、使节均已中断。我国北境,等于少了一道屏障。”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沉重:“若穹明国与金方部、西戎等国联合,我朝将腹背受敌。”

卫氏。

卫不辞的心猛地一紧。

卫家……原主卫不辞的母亲,正是穹明国的公主。

也是她现在的……母亲。

“臣斗胆,请陛下派遣使团,携重礼前往穹明国。”殷戈这次,又看向了龙椅,“一是为‘卫氏之乱’向其致歉,澄清此乃卫氏个人之罪,非我朝有意羞辱其公主;二是重提旧好,商议联姻结盟。”

话音方落,立即有几位大臣出列附和:“殷将军深谋远虑,此策可安北境!”

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反对:“陛下,老臣以为,致歉有损国威,联姻更需慎重啊!”

“王大人此言差矣。”另一位官员立刻反驳,“如今北境不稳,与穹明修好方是上策。”

姬抱朴的眼睛倏地亮了。

帝师曾和他说过,“婚姻”与“盟约”,是君王最快联结强援的捷径。而“致歉”,大晟国如此强大,不会有需要致歉的地方。

“殷将军所言甚是!”他声音带着振奋,“致歉不必,但联姻结盟,彰显气度!朕准了!”

他带着一丝终于能践行“圣王之道”的得意,迫不及待地望向姬如晦,目光灼灼。

卫不辞看着这一幕,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原书中姬抱朴最终被殷戈蛊惑,成了推翻姬如晦、推翻大晟的帮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