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资源环境特征(第2页)
本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所占比例超过85%,常用耕地面积178561hm2,水田134272hm2,旱地79794hm2。全区人均常用耕地0。051hm2。
(五)生物资源
本区生物种类繁多,堪称祖国的绿色宝库,有“森林之州”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2。78%,是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是国家28个重点林区之一。贵州10个林业县,其中有8个在本区。区内秃杉等37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有黔金丝猴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10多种,是国家特有动植物种的中心保护区之一。区内共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药用野生植物400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25%,中药材总蕴藏量1080×104t,占贵州省中药总量的60%。现有三九集团、信邦公司、威门药业3个GAP种植基地,太子参、何首乌、茯苓、半夏等几十味药材闻名世界,在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入关免检。
野生动物1000多种,哺乳动物8目,20科,56种,占全省同类种数的41。79%。两栖类动物2目,9科,40种,占全省同类种数的66。7%。鸟类12目,29科,162种,占全省同类种数的40。2%;爬行类动物3目,11科,36种,占全省同类种数的63。6%;鱼类4目,8科,62种,占全省同类种数的55。9%。
(六)矿产资源
全区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重晶石、铝矾土、汞、煤、铁、锰、锑、金、铅、锌、铜、磷、石灰石、白云石等。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和锑矿名列贵州省的前三位,特别是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有相当丰富的储量。
煤矿主要分布于凯里、麻江、丹寨、天柱等地,已知矿床、矿点21处,探明储量10422。6×104t。
铁矿主要分布于凯里苦李井、棉席等地,已知矿床、矿点13处,探明储量10993。4×104t。
锑矿主要分布于榕江八蒙、雷山雷公山区等地,已知矿床、矿点22处,探明储量8。14×104t。
重金石,主要分布于天柱,黄平、镇远、施秉、麻江、黎平、丹寨等地。已知矿床矿点7处,探明储量1317×104t。
玻璃用石英砂岩主要分布于凯里万潮,已知矿床1处,已探明的储量为1712×104t。
(七)旅游资源
区内的神奇地貌、飞瀑流泉、生物景观等构成了一座原生性的自然资源“乐园”,极具美学、科学、经济价值。其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本区被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全国的两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全区有39项53个保护点。
三、黔西南低山丘陵矿产优势区
(一)地质、地理及地势
在大地构造单元上,黔西南低山丘陵矿产优势区包括普威弧形褶皱带、盘县褶皱带、贞丰凹陷三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地表沉积深厚,出露地层主要以三叠系和二叠系为主,三叠系中统地层分布最广,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0%。二叠系下统地层在全区都有零星出露。石炭系地层只在普安、兴义、贞丰等地方零星分布。其中,以普安的罐子窑分布比较完整。泥盆系地层在普安、望谟有少量出露。此外,第三系地层角砾岩只在普安、兴义、兴仁的很小范围内出露。
从岩性分析,三叠系上统以碎屑岩(砂岩、页岩等)为主,夹杂着少量煤层。三叠系中统除顶部为碎屑岩外,其余均为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等)。三叠系下统上段为碳酸盐岩,下段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二叠系上统为碎屑岩夹煤层,底部为玄武岩。泥盆系在普安、望谟的出露点为碳酸盐岩。
地层走向以北东—西走向为主,局部地区出现东西向(如贞丰龙场一带)及北西向(如贞丰北盘江镇一带)。除普安有较小的“山”字形构造外,其余地区无较大的构造断裂。
岩溶地貌首先取决于当地气候、岩性、地质构造等,本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岩溶地貌提供了充分的水热保障。岩溶地貌与岩性和构造关系密切。二叠系的石灰岩及下三叠纪灰岩,质纯且细密,因此岩溶发育强烈,有典型的峰林、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等。下三叠纪砂岩夹石灰岩,岩溶地貌不发育。
本区整体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山岭南北延伸,东西层叠,群峰林立,全区海拔1000~1200m。
全区可分为五个地貌区。
低山侵蚀山地峡谷区:分布在南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900m左右,相对高差300~500m,地表破碎,坡度大,地表组成物质大多为砂质残积风化物,厚数米至十余米。
岩溶高原槽坝区:分布于兴义至安龙一带,海拔1200~1400m,石灰岩广泛分布。
岩溶侵蚀高原区:分布于兴仁、贞丰龙场和普安青山一带,区内石灰岩广布,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形起伏较大,形成高山丘陵,海拔1400~1600m,岩层衔接处常有泉水流出。
岩溶侵蚀山地区:在普安、晴隆一带分布,海拔1000~1500m,地形起伏大,河流下切深。
岩溶侵蚀山地河谷区:分布于望谟一带,山地广泛分布,中山、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85%以上,河谷盆地较开阔。
(二)气候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8。7h,常年平均气温15。6℃,除了册亨、望谟为18℃~19℃外,其他的都在16℃以下。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一般为21℃~22℃。因为苗岭山系的阻挡,冬季沿东北路径到达这里的冷空气,已是强弩之末,而南来的暖气流则可以由南向山谷北上,因此冬季比较暖和,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7℃~8℃,红水河谷地为10℃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77。8mm,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是贵州省内的多雨区。该区雨热同季,纬度低,海拔较高,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无霜期长达292d,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河谷深切,相对高差极大,热量资源在不同高度上差异较大。
(三)河流、湖泊与水资源
根据本区水资源公报,水资源总量约为127。63×108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273。87×108m3,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不足10%。由此可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本区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区内河流属珠江流域南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北盘江、南盘江、望谟河、乌都河、新民河等。
(四)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面积22270。13km2,其中,山地占58%,丘陵占34%,河谷坝子占8%。全区可分为5个地貌区(低山侵蚀山地峡谷区、岩溶高原槽坝区、岩溶侵蚀高原区、岩溶侵蚀山地区、侵蚀山地河谷区)。土壤资源可分为9个土类,19个亚类,47个土属,204个土种。土壤多属酸性和微酸性红黄壤。主要土壤有红壤、红黄壤、黄壤和黄棕壤等,其分布与海拔高程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由南到北的平面分布和由低到高的主体分布规律。
本区土壤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耕作深度为10~20的耕地区均有黄黑色的石灰土广泛分布。
(五)生物资源
本区气候多样,为动植物生长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区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树种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森林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树种主要是云南松、合欢、栎树、桦树、红椿等。珍稀树种有银杏、鹅掌楸、桫椤、贵州苏铁等20多种。药用植物千余种,主要有天麻、杜仲、三七、黄柏、金银花、灵芝、石斛等。
(六)矿产资源
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种较多,开发潜力巨大,全区矿产资源有煤、铁、铝、铅、锌、汞、锑、金、磷、硫铁矿、大理石、石灰岩、黏土、石英、钼、石膏和白云岩等,另有锰铜、水晶石、硅石、钴等矿点。在贵州占有重要位置的矿种有金、煤、锑、钼、铅、锌、汞、大理石等,其中煤、金最具优势。全区赋存煤炭资源,其中兴仁县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75。28×108t,远景储量在196×108t以上。黄金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储量324。7t,远景储量在1000t以上。
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利用价值高,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本区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