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第3页)
[63]麻勇斌。贵州文化发展存在的几个实际问题与对策建议。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4]缪坤和,余发良,朱红琼,等。贵州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65]牟成刚。黔中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公路,2011(9)。
[66]潘恒。试论贵州花灯剧的非物质文化要素和传承思考。贵州文史丛刊,2010(4)。
[67]彭贤伟。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贫困机制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4)。
[68]黔东南调研组。构建美丽经济新格局——黔东南自治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观察。当代贵州,2010(20)。
[69]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二:影响中国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环境保护,2002(7)。
[70]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三: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和措施。环境保护,2002(8)。
[71]沈强,牟春林,潘科,等。浅谈贵州茶叶深加工潜力与国内外发展现状的比较。贵州茶叶,2010(1)。
[72]石宗源。飞跃关山踏坦途——从历届省党代会报告看贵州迈向生态文明的先期实践。贵州日报,2008-11-05。
[73]舒易文。贵州省水电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2)。
[74]宋立,杨丽雪。论黔中经济区旅游资源的整合。贵州民族研究,2013(1)。
[75]孙若信。贵州省煤炭工业的回顾与展望。理论与当代。2010(5)。
[76]滕非。苗族飞歌的意境美。群文天地,2011(7)。
[77]涂妍。黔中经济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培育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6)。
[78]屠玉麟。贵州农田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分区。贵州科学,1983(1)。
[79]庹修明。贵州傩戏文化。教育文化论坛,2010(3)。
[80]王恒富。贵州戏曲大观。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81]王鸣明。布依戏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初探。贵州民族研究,2003(2)。
[82]王鸣明。黔西南布依戏调查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5(2)。
[83]王砚玺。贵州“苗族飞歌”的民族个性与艺术品格。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4)。
[84]王艳杰,郭泺。黔东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变化的格局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5)。
[85]韦天蛟。贵州煤田地质工作概况。贵州地质,1986(1)。
[86]韦天蛟。贵州矿产资源特点。贵州地质,1993(1)。
[87]韦欣仪。贵州省人口分布特征研究。理论与当代,2010(1)。
[88]魏霞。关于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89]吴俊铭,谷晓平,徐丹丹,等。贵州稻作气候资源优势及其利用。贵州农业科学,2007(2)。
[90]吴俊铭。贵州光能资源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合理利用。贵州气象,2001(4)。
[91]吴正光。贵州的古建筑文化。当代贵州,2005(3)。
[92]吴正光,庄嘉如。贵州少数民族节日简介。贵州文史丛刊,1981(1)。
[93]武国辉,周其华。贵州毕节地区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思路。矿产与地质,2006(3)。
[94]熊康宁,肖时珍,刘子琦,等。“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中国工程科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