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960年,撤郎岱县,设六枝市。

1961年,恢复遵义、道真、凤冈、余庆、江口、玉屏、关岭、贞丰、册亨、晴隆、岑巩、天柱、从江、雷山、麻江、荔波、平塘、紫云、龙里、福泉20个县。

1962年,恢复施秉、三穗、台江、丹寨4县;撤安顺市,重设安顺县;撤六枝市,改设六枝县;撤都匀市,重设都匀县。

1963年,恢复开阳县并划归遵义专区,将修文县和清镇县划归安顺专区,将惠水县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撤镇宁县设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65年,重新恢复兴义专区,辖兴义、兴仁、晴隆、普安、望谟、册亨、贞丰、安龙等县;将开阳县、息烽县和紫云县划归安顺专区;同年撤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紫云5县,设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亨布依族自治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1966年,为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三线建设”,增设六枝、盘县、水城、万山、开阳5个特区;恢复安顺、都匀两市;恢复郎岱县。

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

1968年,撤开阳特区和万山特区。

1970年,撤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撤盘县并入盘县特区;撤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并恢复万山特区。同时,遵义、铜仁、安顺、毕节、兴义5个专区全部改名为地区。

1973年,设贵阳市白云区。

1978年,撤六盘水地区,设省辖六盘水市,辖六枝、盘县、水城。

1981年,撤兴义地区,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撤关岭县改为关岭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恢复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县名。

1982年,撤都匀县,设都匀市;撤凯里县,设凯里市;改玉屏县为玉屏侗族自治县。

1986年,将沿河、印江、道真、务川4县改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1987年,撤水城特区,设六盘水钟山区和水城县;撤兴义县设县级兴义市;撤铜仁县设县级铜仁市。

1990年,撤赤水县,设县级赤水市;将安顺市和安顺县合并为新的县级安顺市。

1992年,撤清镇县,设县级清镇市。

1993年,撤毕节县,设县级毕节市。

1995年,将安顺地区的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清镇市改为由省直辖,委托贵阳市管理;撤仁怀县,设县级仁怀市。

1996年,撤福泉县,设县级福泉市。

1997年,撤遵义地区,设地级遵义市,管辖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湄潭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红花岗区,赤水市、仁怀市改为由省直辖,委托遵义市管理。

1999年,撤盘县特区为盘县,属六盘水市。

2000年,撤安顺地区,设地级安顺市,辖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西秀区;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小河区为贵阳市辖区。

2003年,在原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汇川区归入遵义辖区。2011年,撤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地级毕节市和县级七星关区。同年,撤销铜仁地区和县级铜仁市、万山特区,设立地级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

截至2012年,贵州省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3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

表1。2贵州省行政区划一览表

续表

图1-1贵州省行政区图

[1]1亩≈666。67m2,下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