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第2页)
[31]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队。贵州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2]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队。贵州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贵州省地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34]郭诗华,祝颖。贵州傩戏面具的文化内涵研究。经营管理者,2010(18)。
[35]郭娱瑜。黔中经济区开发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36]韩杰。旅游地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7]郝瑞峰。黔中经济区增长极研究。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09。
[38]何建华。生态安全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山西水利,2006(1)。
[39]何仁仲。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教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40]何卓。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之探究。黄河之声,2011(4)。
[41]胡剑堂,刘杨。服务性保障不足与内源性动力缺失:民族地区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基本问题。西南金融,2009(5)。
[42]黄守斌。贵州布依戏源起探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
[43]黄威廉,屠玉麟,杨龙。贵州植被。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44]黄威廉,屠玉麟。贵州植被区划。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1)。
[45]蒋晓昀,何雪蕾。安顺地戏面具与民间傩戏面具之比较。安顺学院学报,2009(6)。
[46]焦树林,李靖。贵州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47]匡国明。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前景。磷肥与复肥,2011(5)。
[48]邝俊。关于如何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问题探讨——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湖南农机,2010(6)。
[49]雷婷蕙。黔东南经济发展态势与思路调整及对策。贵州统计,2002(3)。
[50]黎铎。贵州山地文化特征论。贵州文史丛刊,2002(2)。
[51]李鸿。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52]李茂,陈景艳,等。贵州蕨类植物的整理研究。贵州林业科技,2009(1)。
[53]李天元。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4]廖德平,龙启德。贵州林业土壤。贵州林业科技,1997(4)。
[55]廖洪泉。黔中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重大机遇。安顺学院学报,2011(2)。
[56]林良斌。浅析侗戏的流程与仪式。民族论坛,2009(6)。
[57]刘斌涛,陶和平,等。山区交通通达度测度模型与实证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1(6)。
[58]刘家彦。中国·贵州生态环境。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59]龙健,黄昌勇,李娟。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02(1)。
[60]龙健,李娟,黄昌勇。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环境与土壤退化及其恢复。水土保持学报,2002(5)。
[61]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2]罗剑。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知识产权保护初探。贵州民族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