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4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洛阳城设有三大核心市场:西市、东市与城南的四通市,三市并立,功能互补,共同支撑起这座人囗众多,八方来客的大型城市的繁荣。

东市是小市,位于城东郭-青阳门外孝义里之东,距内城约三里(相当于现在1。5公里左右)。

四通市位于南郭外过永桥的洛水南岸,故又称“永桥市”,规模比邻西市。

西市是大市,位于西郭,出内城西阳门三里(约合现在1。5公里)的白马寺西面,周回八里(合现在约1平方公里),是洛阳城最大、最繁华的市场。

各个市场带动周边里坊形成完整的工商业产业链,是都城经济的核心区。

去年腊月班师回朝后,花木兰便回到老家与父母团圆,在家呆了几个月后,便来到洛阳城,刚刚在这位于西市的同仁街东端的一栋店铺的二楼,开了这所“木兰武道馆”,楼下是仁济药铺。

在西市东面、白马寺西侧的通商里买了一座宅子,住了下来。每天教授孩子们学习武术、刀术、箭术。

下午,天色逐渐转阴,接近散学的时候居然下起雨来,往日明媚的春光被一扫而空。

街对面忽然飘起悠扬的筝声,时而激越,时而婉约,时而明快。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是前些时候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谣,那时花木兰刚从战场回来,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便传遍举国上下。

花木兰让学员们散学回家后,径直走到窗边。

细雨霏霏的街道上仍有人来来往往,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嘈杂。街对面经营笔、墨、纸、砚、书籍、绘画、书法的名为“拙玉堂”文房铺上面的二楼顶上,挂起了刻着“小小乐艺塾”几个字样的牌匾,同时印着“小小乐艺塾”几个字样乐的幡旗也斜出街来,迎风招展。什么时候对面新开了一家乐器教学馆吗?昨天?还是今天?花木兰暗暗想到。

筝声突然停了,对面乐艺馆的窗边走来一个女人,正是昨天上午洛水岸边的那个,同是二楼,街道只有不到四丈的距离,花木兰感到对方一直凝视着自己的眼睛,与自己的目光相碰,也没有躲闪的意思。

雨淅淅沥沥地飘落,竟然越来越急,对面若隐若现的脸庞,也由花瓣化成了水。

花木兰打算吃了晚饭再回家,雨势渐歇后,便拿起伞走到街上,拐进隔壁街上一家叫做“北风”的食馆。

食馆内几乎满座,嘻嘻嚷嚷,人来人往,花木兰走到最里面靠墙的一个座位,刚刚坐下,便看到那个女人冲了进来。

花木兰想:雨虽然很小,但不打伞的话,时间久了也会淋湿,她没有伞吗?

但那个女人径直向自己走来,在自己旁边坐下,并用奇怪的眼神逼视自己,直看得自己有点心慌。

“对不起”,花木兰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居然先开了口,而且道起歉来,是为了打破目前尴尬的气氛吗?

“对不起?”,那女人反问道,依然用严厉的眼神逼视花木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