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小小,过来陪陪客人,大家正说你呢”

正在贵宾房中间的筵席上与客人谈笑风生的怡春馆馆主金载春突然向正在临窗一隅的筝案前鼓筝助兴的苏小小轻声喊道。

座落在西湖盛地的怡春馆,近十年来逐渐成为乐伎行业的翘楚,在钱唐上下声誉日隆,甚至艳名远播吴越两地。

每逢佳日,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胜友如云,老板金载春正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时候。

苏小小停下手中的筝音,瞥了一眼窗外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西湖春光,缓缓起身,腰肢轻摆,款款走到金载春旁边食案前的软榻上盈盈坐下。

在座的都是怡春馆的常客,钱唐县丞-吴泰愚,钱唐县令的公子-孙承恩,钱唐本地门阀唐氏的长子-唐璜,丝锦商人新垣明,盐商应天化。

“说我什么呢?”,苏小小娇嗔的声音像东风吹来的玉兰花香,让觥斛交错,喧哗一片的筵席顷刻变得幽雅。

“苏小姐刚才弹的是木兰辞吧。”唐璜说。

“是的,这是刚刚从北方流传过来的曲子,唐公子真是博闻广识。”苏小小说道。

“木兰曲是首昂扬欢快的曲子,苏小姐为何弹得如此婉约悱恻?”唐璜感慨道。

“木兰辞在流行的过程中,逐渐由昂扬的横吹曲变成了婉转的清商乐,也就是由军乐风变成了民歌调”,苏小小故意为自己辩解。

以往都是南方的歌曲向北方流传,很少有北方的歌曲向南方流传。

因为衣冠南渡之后,由相和歌发展而来的清商调与南方的吴歌,西乐等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的新声,内容以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曲调婉转,旋律优美,在民间,酒肆,歌馆广为流行。

而在北方,传统的雅正音乐与胡乐,西域音乐相融合,风格或古朴典雅,或豪迈奔放,民间尤其是宴娱场所更喜欢那些感情细腻,婉转悱恻的南方“靡靡之音”,果然还是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更能打动人心。

“你这不是欺负我们不懂音牙嘛,即使变成清商调,那也有明快欢喜的,你这个太伤感了吧。”唐璜也故意较起劲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愿,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十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是一个由眼泪开始,以欢笑结束的喜剧故事,再加上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色彩,风格昂扬欢快,曲调情感丰富,甫一问世,便能风靡四方,无论南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今天是弹得太哀怨了吗?”,苏小小不禁心里暗暗自问。

“元魏这次经过十几年苦战,一举解除了北方威胁,现在兵锋南指,真让人忧心忡忡啊。”县丞吴泰愚接过了话岔。

“我想小小姐没有这个意思”,孙承恩坐在苏小小对面,说罢这句,眼睛望着苏小小,仿佛答案就在苏小小的脸上。

“你又知道了。”苏小小双眼凝视孙承恩,嗔怪道。

“女人呐,都这样,年纪大了难免伤感。”盐商应天化接过话岔。

“可别胡说,苏姑娘这年纪哪里大了,钱唐有几个像苏姑娘这样青春逼人的女人,”豪门公子唐璜故作夸张地大声调侃应天化。

“瞧你这张贱嘴,苏小姐现在风华正茂呢,怎么能说年纪大了。”丝锦富商新垣明也随声附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