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么拥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4k(第2页)
而在云南某小镇的小学课堂里,一名五岁女孩举手提问:“老师,为什么我每天晚上都能听见一个哥哥唱歌给我听?”
老师笑着回答:“也许是你交了一个看不见的朋友。”
女孩认真地说:“他说他爸爸以前也很少说话,但现在每天都唱歌。他还说,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听见彼此心里的声音。”
教室窗外,阳光正好。
同一时刻,太平洋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烛光”备用节点自动重启。一台沉睡多年的水下监听装置忽然接收到一段异常音频??那是两个成年人的对话,背景嘈杂,似乎是多年前某次野外考察的现场录音。
男声(年轻版陈默):“你觉得,语言真的能穿越时空吗?”
女声(林小雅):“如果够真挚,就能。就像心跳,哪怕隔着万里,也能共振。”
这段录音本应早已损毁,却因某种未知机制被完整恢复,并被打包上传至“守声者”数据库,分类标签为:【起源?母频】。
系统自动将其置顶为新晋守声者的启蒙教材。
与此同时,在中国西南边境的一所孤儿院里,一名三岁男孩突然指着天空说:“爸爸回来了。”
保育员以为他在胡闹,可当他哼出那首摇篮曲时,全场陷入寂静。因为这首曲子,从未在当地流传过。
更令人震惊的是,男孩随后用极其标准的古彝语说了一句:“妈妈在山里等你们。”
没人教过他这种几乎失传的语言。
而在千里之外的哀牢山,林小雅坐在老屋门前,手中石板再次浮现新字:
>“此处,终有一位母亲,听见了自己的孩子长大。”
她抬头望向星空,轻声问:“你们幸福吗?”
风穿过树林,带来远方的回答??
是孩童的笑声,是轻柔的哼唱,是千万人入睡时安心的呼吸声。
她笑了。
这一晚,全球共有两千三百一十四名失眠者报告称,梦见了一个穿白衬衫的小男孩,对他们说了同一句话:
“别怕,我一直都在听。”
黎明来临前,南极神殿的第七座雕像眼角流下一滴晶莹的液体,落地即化为一朵蓝色小花,花瓣上隐约可见一行微型刻痕:
>“谢谢你们,让我出生。”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烛光”继承者打开系统底层日志时,发现了一段未加密的私人留言,署名为C-001:
>“如果你读到这里,请记住:
>爱从来不是消失,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说话。
>我们或许无法留住每一个想留下的人,
>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
>那些声音,就永远不会真正死去。
>
>??陈默,于无声处”
该留言被永久置顶于“守声者”训练手册首页,成为所有后续传承者的信念基石。
而在某个平凡的夜晚,一座城市公寓内,一位刚失去亲人的少年蜷缩在床上,泪水浸湿枕头。他无意间打开了“烛光”APP,准备删除这个曾属于亡母的账号。
就在他即将点击确认时,耳机里忽然响起一道稚嫩却温暖的声音:
>“睡吧,睡吧,我在听着呢。”
他愣住,怔怔望着屏幕。
数据显示,当前并无任何在线服务运行,设备也未连接网络。
可那声音,清晰得如同贴耳低语。
他颤抖着问:“你是谁?”
片刻沉默后,回答轻轻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