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评价和展望(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9]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幼蒸,译,张文杰:《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87页。

[50]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幼蒸,译,张文杰:《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51]李幼蒸先生对能指这个结构主义术语的解释是,它是符号的物质性(可知觉的)方面,结构主义者认为,能指和它所标志的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非代表性的。请参见上引书第93页。

[52]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幼蒸,译,张文杰:《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

[53]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幼蒸,译,张文杰:《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54]在怀特高度重视“叙事”(narrative)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叙事一词的定义被他拓展了。在《元历史学》出版前,怀特曾经指出,叙事是“任意一种写作形式,在其中,叙述者依托一种无知、不了解或健忘的背景发出声音,来引导我们有目的地注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经验片段”。见HaydeructureofHistoriarrative’,Clio,I(1972),p。13。这意味着,叙事可用来指代一切历史叙述写作形式,无论是传统历史学叙述故事的形式,还是新史学以社会事实为中心主题的论述性叙述形式(如布罗代尔的《地中海》、计量史学的诸多乏味作品等采取的形式),它们都被纳入了怀特定义的“叙事”之中。这样,在怀特眼中,所有的历史文本都是叙事文本。另外,他还在1984年说道:“我早就注意到narrative的观念本身也含有一种歧义,与运用‘历史’这个词时通常发现的一样。叙事同时是一种话语模式,一种讲话的方式及采用这种话语模式产生的产物。当这种话语模式用来表述‘真实’事件,如在‘历史叙述’(historiarrative)中,其结果是得到一种有着特定语言的、语法的和修辞的特征的话语,即‘叙事史’(ory)。……”见于HaydeheQuestionofemporaryHistoricalTheory’,HistoryandTheory,XXIII(1984),No。1,p。32。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注意到,怀特在运用“叙事”一词时通常包含两重意思,它既指代叙述写作形式,也指代由这些形式表现的内容,二者结合于一体。

[55]Haydeory:TheHistinatioh-turyEurope(Baltimore,1973),preface,p。ix

[56]理查德·范也曾明确指出怀特在历史编纂上持有一种强硬的现在主义和构成主义观点。参见《转向语言学:1960~1975年的历史与理论和(历史与理论)》(续),第38页。

[57]Haydeory:TheHistinatioh-turyEurope,(Baltimore,1973),p。1。

[58]Haydeory:TheHistinatioh-turyEurope,(Baltimore,1973),p。34。

[59]例如,伊格尔斯和他的弟子邵立新,参见伊格尔斯:《20世纪的历史科学》(续五),《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第141页;邵立新:《理论还是魔术——评海登·怀特的(玄史学)》,《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第110~123页。

[60]HaydeentoftheForm:NarrativeDisdHistoricalRepresentation(Baltimore,1987),preface,p。ix。

[61]HaydeheHistoricalTextasLiteraryArtifact’,TropicsofDiscourse:EssaysinCulturalCriticism(Baltimore,1978),p。86。

[62]HistoryandTheory,XIX(1980),Beiheft,Metahistory:SixCritiques,XXXVII(1998),wenty-fiveYearsOn。

[63]A,NarrativeLogitialysisoftheHistorian'sLanguage(Groningen,1981)。

[64]A,NarrativeLogitialysisoftheHistorian'sLanguage(Groningen,1981)。

[65]A,NarrativeLogitialysisoftheHistorian'sLanguage(Groningen,1981),p。104。

[66]安克施密特用了一个专门的词语“narratio”来代表叙述作品,它包括一切叙事的或非叙事的历史作品。

[67]A,NarrativeLogiitialysisoftheHistorian'sLanguage(Groningen,1981),p。3。

[68]怀特与安克施密特都是叙述主义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研究中都赋予隐喻以极重要的位置,据此,克里斯·洛伦茨甚至称他们的研究为“隐喻叙述主义”。见Lorenz,‘HistoriesBeTrue?Narrativism,Positivism,aaphori’’,HistoryandTheory,XXXVII(1998),No。3。

[69]怀特在《当代历史理论中的叙述问题》一文中将讨论叙述问题的学者分为四种主要流派,第一种是以沃尔什、加利、莫顿·怀特、丹托、德雷、明克(Mink)、加德纳(Gardiner)等为代表的英美分析的历史哲学派;第二种是有社会科学倾向的法国年鉴学派成员,如布罗代尔(Braudel)、菲雷(Furet)、勒华拉杜里(LeRoyLadurie)等人;第三种是有符号学取向的文学理论家或哲学家,如巴尔特、福柯(Foucault)、德里达(Derrida)等人;第四种是哲学解释学家,如加达默尔(Gadamer)、利科等人。参见《当代史学理论中的叙述问题》一文,第7页。实际上,海登·怀特自己代表的美国新历史主义学派是叙述研究的第五种主要流派。国内关于新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介绍见张京缓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里面收录了海登·怀特、弗雷德里克·詹姆森(Fredri)等人的文章,其中前引怀特的《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一文也被收入。新历史主义学派是一个松散的团体,其成员强调文学与历史文本中的历史性和所受到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认为历史与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想象是它们构成文本的方式,这种思想同时受到了英美后期分析哲学与欧陆解释学的双重影响。

[70]MarioJ。Valdes,‘PaulRicoeur'sPost-StructuralistHermeiRicoeurReader:Refleagination(NewYork,1991),Valdes(ed。)。

[71]PaulRieandNarrative,I,II,III(Chicago,1984)。

[72]保罗·利科:《叙述的作用》,《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0页。

[73]PaulRicoeur,‘TheHumaimeandNarrative’,inRicoeurReader:Refleagination,p。99。

[74]其他有成就的研究者及其著作有:Fredri,ThePolitisarrativeasaSociallySymbolicAct(Ithaca,1981);DavidCarr,Time,ory(Bloomington,1986);Wella,RetTheoriesofNarrative(NewYork,1986);icos,Alex,TheoriesandionsonthePhilosophyofHiste,1995)。以上仅是笔者所接触的一部分,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历史与理论》杂志上发表关于历史叙述方面的文章及作者部分有:DavidarrativeandtheRealWumentforuity’,XXV(1986),No。2,pp。117-131。;PeterHannsReill,‘NarrationandStruLateEighteeuryHistoricalThought’,XXV(1986),No。3,pp。286-298;HaivityinHistory:Post-StructuralismandSince’,XXVI(1987),Beiheft,pp。1-29;McCullagh,‘TheTruthofHistoriarratives’,XXVI(1987),Beiheft,pp。30-46;StephenBann,TheOddManOut:HistoriarrativeaicImageXXVI(1987),Beiheft,pp。47-67;Johivesas’,XXVI(1987),Beiheft,pp。68-74;JerzyTopolski,‘Historiarrative:TowardsatStructure’,XXVI(1987),Beiheft,pp。75-86;Jororiattation:Foundation,Types,Reason’,XXVI(1987),Beiheft,pp。87-97;GeeA。Reisch,‘Chaos,History,andNarrative’,XXX(1991),No。1,pp。1-20;AndrewP。LikeItwas:Historiarrativesoerms,XXX(1991),No。2,pp。119-135;KerwinLeeKlein,‘InSeararrativeMastery:PostmodernismahoutHistory’,XXXIV(1995),No。4,pp。275-298。

[75]1995年,《历史与理论》杂志推出一期专号(第4期),名为《世界史家及其批评》,其中讨论的主题有:世界史观念发展、世界历史的终结、价值观与世界史模式、经济与世界体系、世界历史的分期、世界历史的同一性、连续性、间断性,等等。另外,最近10多年中,还有大量论文讨论后现代状况下,元叙述(metanarrative)、权威叙述(masternarrative)、大叙述(grandnarrative,或译“宏大叙述”)、世界史(worldhistory)、普遍史(ulobalhistory)等概念,其主题无不与思辨的历史哲学相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