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十三(第1页)
詩卷第十三
北山之什二之六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叶奨履反,朝夕從事叶上止反。王事靡盬,憂我父母叶滿彼反。
賦也。偕偕,强壯貌。士子,詩人自謂也。○大夫行役而作此詩。自言陟北山而采杞以食者,皆强壯之人,而朝夕從事者也。蓋以王事不可以不勤,是以貽我父母之憂耳。鄭氏曰:「王事無不堅固,故我當盡力勤勞於役。久不得歸,父母思己而憂。」愚按:此章可見詩人忠孝之心也。
溥音普天之下叶後五反,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叶下珍反。
賦也。溥,大。率,循。濱,涯也。○言土之廣,臣之衆,而王不均平,使我從事獨勞也。饒氏曰:「無才者多逸,有才者多勞,以其能任事故也。言凡為王臣者,皆當任王事,何獨使我為賢而勞之乎?」謝疊山曰:「自古君子常任其勞,小人常處其逸;君子常任其憂,小人常享其樂。雖曰役使不均,我獨賢勞,然君子本心亦不願逸樂也。」不斥王而曰大夫,不言獨勞而曰獨賢,詩人之忠厚如此。
四牡彭彭叶鋪郎反,王事傍傍布彭反,叶布光反。嘉我未老,鮮息淺反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賦也。彭彭然,不得息也。傍傍然,不得已也。嘉,善。鮮,少,以為少而難得也。將,壯也。旅,與膂同。○言王之所以使我者,善我之未老而方壯,膂力可以經營四方耳,猶上章之言獨賢也。謝疊山曰:「此詩本為役使不均獨勞於王事而作。此章乃曰:天子嘉我之未老,善我之方壯,喜我之旅力方剛,而可以經營四方。故獨見任使,反以王為知己,忠厚之至也。」愚按:此章言所以從事獨賢之意。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叶越逼反。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叶户郎反。
賦也。燕燕,安息貎。瘁,病。已,止也。○言役使之不均也。下章放此。輔氏曰:「此章而下,則方言其不均之實,然亦不過以其勞逸者對言之,使上之人自察耳。但言之重,辭之複,則其望於上者亦切矣。『詩可以怨』,謂此類也。」愚按:以下三章凡十二句為偶。皆以他人之逸樂,對己之憂勞,所以形容不均之意。
或不知叫號户刀反,或慘慘七感反劬勞。或栖音西遲偃仰,或王事鞅於两反掌。
賦也。不知叫號,深居安逸,不聞人聲也。鞅掌,失容也。言事煩勞不暇為儀容也。輔氏曰:「燕,安也。重言之,見安之甚也。或燕燕而自居於休息,或盡瘁而力為國事,或息偃在牀以自逸,或不已於行以自苦,或深居而不接人聲,或憂慘而自極劬勞,或栖遲于家而偃仰自適,或煩勞於國而儀容不整,或躭樂飲酒以自樂,或慘慘畏咎以自憂,或出入風議而親近從容,或靡事不為而疏遠勞勩。」
或湛都南反樂飲酒,或慘慘畏咎巨九反。或出入風音諷議叶魚羈反,或靡事不為。
賦也。咎,猶罪過也。出入風議,言親信而從容也。
《北山》六章,三章章六句,三章章四句。李迂仲曰:「孔子云:『公則説。』若不均,則雖征役未甚勞苦,而人亦怨矣。觀《大東》之詩,則有粲粲衣服者,有葛屨履霜者;《北山》之詩,則有息偃在牀者,有不已于行者。則天下安得而説服哉?」胡庭芳曰:「《補傳》云:『《大東》言賦之不均,《北山》言役之不均。』」
《序》:「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勞於從事,而不得養其父母焉。」
無將大車,祇音支自塵兮。無思百憂,祇自疧劉氏曰:當作「[imgalt=""sragesimage534-1。jpg"]」,與「[imgalt=""sragesimage534-2。jpg"]」同,眉貧反兮[1]。
興也。將,扶進也。大車,平地任載之車,駕牛者也。祇,適。疧,病也。○此亦行役勞苦而憂思者之作。言將大車,則塵汙之;思百憂,則病及之矣。輔氏曰:「夫行役者,進而有王事之期程,唯恐其有不期之悔[2];退而有家事之多端,唯恐其有意外之虞。所可憂者,因不一而足也,故曰『百憂』。戒之以『無思』者,言姑置之,勿以為念可也。不然,適所以自病而已矣。」
無將大車,維塵冥冥叶莫迥反。無思百憂,不出于熲古迥反。
興也。冥冥,昏晦也。熲,與耿同,小明也,在憂中耿耿然不能出也。
無將大車,維塵雝於勇、於容二反兮。無思百憂,祇自重直勇、直龍二反兮。
興也。雝,猶蔽也。重,猶累也。
《無將大車》三章,章四句。
《序》:「大夫悔將小人也。」
此序之誤,由不識興體,而誤以為比也。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音求野叶上與反。二月初吉,載離寒暑。心之憂矣,其毒大音泰苦。念彼共音恭,下章並同人,涕零如雨。豈不懷歸?畏此罪罟音古。
賦也。征,行。徂,往也。艽野,地名,蓋荒遠之地也。二月,亦以夏正數之,建卯月也。初吉,朔日也。毒,言心中如有藥毒也。共人,僚友之處者也。懷,思。罟,網也。○大夫以二月西征,至于歲暮而未得歸,故呼天而訴之。輔氏曰:「『明明上天,照臨下土』,宜無不察也,故呼而訴之。」復念其僚友之處者,且自言其畏罪而不敢歸也。謝疊山曰:「僚友雖以恭敬自持,然上無明君,下無賢相,無愛惜善類,不知果能免禍否?所以念之深,至於涕零也。」輔氏曰:「言其涉行之遠,歷時之久,故其心之憂,如中藥之毒而甚苦也。共人,即『靖共爾位』之寮友也。寮友不一而足,有出者,有處者,宜也。己之征役,固勞苦矣,然以其所謂『罪罟』、『譴怒』、『蹙急』、『反覆』觀之,則寮友之處者,亦豈有樂事哉?此所以思之而涕零如雨。又自言我亦豈不懷歸,而相與共事哉?正以畏不測之罪,而不敢歸爾。罪罟,言其以罪而加人,如罔罟之取物,而物有不及知者也。不言思其室家而欲歸,乃言思其寮友者,善為辭也。然室家之思,固亦在其中矣。」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直慮反。曷云其還?歲聿云莫音慕。念我獨兮,我事孔庶。心之憂矣,憚丁佐反我不暇叶胡故反。念彼共人,睠睠音眷懷顧。豈不懷歸?畏此譴怒。
賦也。除,除舊生新也,謂二月初吉也。庶,衆。憚,勞也。睠睠,勤厚之意。譴怒,罪責也。○言昔以是時往,今未知何時可還,而歲已莫矣。蓋身獨而事衆,是以勤勞而不暇也。輔氏曰:「『睠睠懷顧』,言己之於寮友勤厚睠睠然,懷思而顧念之也。『譴怒』,則明言其罪責之及耳。」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於六反。曷云其還?政事愈蹙子六反。歲聿云莫,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詒伊戚叶子六反。念彼共人,興言出宿。豈不懷歸?畏此反覆芳福反。
賦也。奥,暖。孔氏曰:「即春温,亦謂二月也。」蹙,急。詒,遺。戚,憂。興,起也。反覆,傾側無常之意也。○言以政事愈急,是以至此歲暮而猶不得歸。輔氏曰:「『采蕭穫菽』,則歲莫之事也。」又自咎其不能見幾遠去,而自遺此憂。至於不能安寢,而出宿於外也。鄭氏曰:「夜卧起宿於外,憂不能宿於内也。」謝疊山曰:「『興言出宿』,又不止於『睠睠懷顧』矣。」
嗟爾君子,無恒安處。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女音汝。
賦也。君子,亦指其僚友也。謝疊山曰:「即所謂『共人』也。」恒,常也。靖,與靜同。謝疊山曰:「靖如『自靖自獻』之靖,凡事謀之心而安也;共如『温共朝夕』之共,凡事共敬而不敢慢也。君子本共,又勉之以靖共也。」與,猶助也。穀,禄也。以,猶與也。○上章既自傷悼,此章又戒其僚友曰:嗟爾君子,無以安處為常,言當有勞時,勿懷安也。當靖共爾位,惟正直之人是助,則神之聽之,而以穀禄與女矣。
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呼報反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叶筆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