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二02(第5页)
[6]「嚴氏曰」云云,實乃嚴粲《詩緝》卷三所引《鄭箋》語。
[7]「如」下,《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有「柏舟」二字。
[8]「器之問」三字,原無,據《朱子語類》卷八十一補。
[9]「易」原作「靜忍」,據四庫本及胡廣《詩傳大全》卷二所引張氏說改。
[10]「將」原作「得」,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改。
[11]「各」,《朱子語類》卷八十作「自」。
[12]「詩」下原有「人」字,據《朱子語類》卷八十刪。
[13]「於」原作「其」,據朱熹《詩集傳》卷二改。
[14]「虛鬼反」,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二補。
[15]「叶胡隈反」原作「虺音卉」,據朱熹《詩集傳》卷二改。
[16]「比」,嚴粲《詩緝》卷三作「興」。
[17]「配」下,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三所引有「不相見」三字。
[18]「事」,《毛詩正義》卷二之二作「時」。
[19]「之」,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二補。
[20]「陰陽往來」,《毛詩正義》卷二之二作「陽往陰來」。
[21]「禮」,輔廣《詩童子問》卷一作「理」。
[22]「齊禮反」原作「音泚」,據朱熹《詩集傳》卷二改。
[23]「盡」,《毛詩正義》卷二之二作「勉」。
[24]「正」下,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五有「《小雅·谷風》」四字。
[25]「貫」原作「實」,據四庫本改。按,四庫本輔廣《詩童子問》誤作「實」。
[26]「以世」原作「羊至」,據朱熹《詩集傳》卷二改。
[27]「序」,《朱子語類》卷八十作「敘」。按,序、敘古通用。又「第」,《朱子語類》卷八十作「序」。
[28]「履」原作「里」,據朱熹《詩集傳》卷二改。
[29]「餘」原作「除」,據朱熹《詩集傳》卷二改。
[30]「帶」原作「待」,據朱熹《詩集傳》卷二改。
[31]「第」原作「弟」,據四庫本及胡一桂《詩集傳附錄纂疏》卷二改。
[32]「因」原作「欲」,據《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改。
[33]「公」,原無,據四庫本補。
[34]本段文字出自《史記·衛康叔世家》,文字稍有不同。「宣公之子」,《世家》作「宣公之太子」。「兄弟相戮」,《世家》作「兄弟相滅」。
[35]「鄰」原作「憐」,據四庫本及上下文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