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蓄德与明道(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5]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七《杜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2~3983页。

[26]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五《边防一·边防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980页。

[27]刘知幾:《史通》卷十《杂述》,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7页。

[28]参见羊春秋,何严选注:《历代论史绝句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04、188、247、352页。

[29]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七十三《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80~781页。

[30]此处省去原文,译文采自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69页。

[31]《论语》第三《八佾》,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页。

[32]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陈寿《三国志》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71页。

[33]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九《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1页。

[34]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书教下》,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9页。

[35]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5页。

[36]王夫之:《宋论》卷七《哲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34页。

[37]孙甫:《唐史论断》序,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38]荀悦:《两汉纪》上《汉纪》序,张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页。

[39]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二《李大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388页。

[40]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易教上》,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4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54页。

[42]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20~1443页。

[43]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26页。

[4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3页。

[45]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83页。

[46]魏徵等:《隋书》卷六十四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22页。

[47]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八《兵典一·兵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780~3781页。

[48]范祖禹:《唐鉴》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2页。

[49]苏轼:《东坡志林》卷五“秦废封建”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3页。

[50]以上均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三、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10~1115页。

[51]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五《至当》,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8页。

[52]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九《孟子·离娄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01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