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晓0(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华为小米抓紧了#(网友自发催更其他厂商)

评论区彻底沦陷:

“我特么刚点进去就没了?!你们是住在服务器上的吗?”

“1588公里……我从北京可以直接开到上海不用充电?!科幻片照进现实!”

“哭了!真的哭了!感谢叶神!感谢比亚迪!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定义的技术标准!”

“@特斯拉出来走两步?”

“所以叶神不仅送了技术,还间接给清华大学拉了巨额赞助?!这是什么神仙闭环!”

B站:各大汽车、科技UP主火速发布解读视频,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实测!仰望U9充电十分钟能跑多远?结果震惊所有人!》

《拆解叶氏固态电池(模拟):看看里面到底藏了多少黑科技!》

《燃油车的终焉?仰望U1发布意味着什么?》

《叶濯缨:一个用技术给祖国写情书的男人》

弹幕和评论区充满了膜拜、惊叹和民族自豪感。

知乎:高热问题「如何评价搭载叶氏固态电池的比亚迪仰望U9正式发售?」下面,汇聚了汽车工程师、电池研究员、经济学家、社会观察家的长篇分析,结论高度一致:这不仅是比亚迪的胜利,更是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和基础科研领域实现全面突围的标志性事件,其意义不亚于当年高铁技术的突破。

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被仰望U9的官方宣传片、线□□验店的实拍、以及各种玩梗和二创内容刷屏。“#1588公里续航挑战”成为热门话题,无数车主和网友参与互动。

比亚迪股份(002594。SZ,01211。HK):次日开盘毫无悬念地封死涨停板,市值单日暴涨超千亿,带动整个A股和港股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板块集体狂飙。

宁德时代(300750。SZ):作为核心供应商,股价同样开盘涨停,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电池霸主的地位。

深度求索因其AI技术在电池管理和智能座舱中的应用,股价也应声大涨,赵文嘉的身价水涨船高。

汤氏集团旗下相关产业及早期战略投资的价值被市场重新评估。

国内友商如华为、小米、蔚来、小鹏、理想等厂商纷纷在官方渠道发文祝贺比亚迪,字里行间充满了“压力山大”和“奋起直追”的意味。新一轮围绕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合作暗流涌动。

国际巨头如特斯拉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应声下跌。丰田、大众、通用等传统车企巨头紧急召开内部会议,评估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在这一夜之后,被彻底改写。此前还对“叶氏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存疑的海外分析师们,集体失声,随后纷纷上调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评级。

各国媒体:路透社、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外媒以快讯形式报道了这一盛况,标题普遍带着震惊与无奈:《中国比亚迪发布“游戏规则改变者”电动车》、《固态电池不再是梦想,中国已将其变为现实》、《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中国“叶濯缨冲击波”》。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狂欢与震动中,处于风暴最中心的叶濯缨,在做什么?

据知情人士(主要是汤睿)透露,发布会当晚,叶濯缨并没有观看直播。他像往常一样,在清华园的实验室里,推进着一个关于新型量子材料的基础物理课题。直到深夜回家,汤睿将仰望U9“秒光”和全网沸腾的消息告诉他时,他也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说了句:

“嗯,挺好。”

仿佛那掀起世界波澜的,与他无关。他的满足,或许在更早的时候,当产业化瓶颈被攻克,当那份“可量产”的报告生成时,就已经获得了。至于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社会的狂热反响,在他看来,只是技术价值实现的必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喧嚣,投向了更基础、更前沿、也更未知的科学深空。对他而言,仰望U9的成功,不是终点,只是一个驿站,证明了他所选择的路径能够切实地改变世界。这,将给予他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去挑战下一个、下下一个更艰难的“不可能”。

然而,在这个十一月的初冬,无数中国人因为一款车、一项技术而热血沸腾,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源自科技自信的民族自豪感。他们知道,一个由东方智慧引领的、名为“固态电池”的新时代,就在今夜,伴随着仰望U9的“秒光”,正式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帷幕。

而这序幕之上,深深烙印着一个28岁年轻人的名字——叶濯缨。他以其无人能及的智慧与笃定,亲手为这个时代,点燃了最亮的那束光。

豆瓣鹅组

帖子标题:《理性讨论,仰望U9这波是不是意味着叶濯缨正式封神?》

楼主:

姐妹们我人傻了,1秒5000台是什么概念?这已经不是买车了,这是大型朝圣现场吧?叶濯缨这个名字现在是不是等于“科技教父”?

热评:

1。(点赞3。2w)

“封神?他早就在神坛上了好吗!从《自然》封面到授权发布会,再到如今真刀真枪的量产车秒光,他一步步把科幻片变成了产品说明书。这不是封神,这是告诉我们,神,真的存在,而且在清华。”

2。(点赞2。8w)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