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理论1(第2页)
顾维恕:
……得,又被安排了。许劭闻你看看!@许劭闻
许劭闻:
[摸摸头。jpg]能者多劳,顾医生。
赵文嘉:
好好好!我这就去整理问题!保证都是硬菜!对了@汤睿,叶神有没有什么想吃的?米其林三星主厨我随时能请到家里做!
汤睿:
他说不用。妈做的红烧肉就行。以及,让你别叫他叶神。
赵文嘉:
……懂了,这就去研究怎么把红烧肉做出量子波动口感。
裴行之:
(突然发言)
@汤睿替我带句话给他:棋局已备好,静候。
汤睿:
(回复裴行之)
他说:“这次不让子了。”
---
(群聊外,汤睿放下手机,看向窗外。城市的灯火与天际的星辰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联系在了一起。他笑了笑,在只有自己的空间里,低声说了一句。)
汤睿(自言自语):
“看,你的星辰大海。”
---
地点:叶濯舟与顾兆和家中,一处视野开阔、陈设雅致的顶层公寓露台。
时间:叶濯缨的《自然》封面论文发布并引发全球震荡后的一个周末傍晚。
---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露台的长桌上散落着几只精致的酒杯和几碟佐酒小食,气氛松弛而舒适。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或多或少地被不远处电子屏上滚动的新闻摘要所吸引——那上面充斥着“叶濯缨”、“大一统理论”、“《自然》封面”、“验证”等字眼。
叶濯舟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里面琥珀色的威士忌,嘴角噙着一抹复杂难言的笑意,最终化作一声低低的喟叹:“我这个弟弟……现在是真的把天捅了个窟窿。”语气里七分是难以掩饰的骄傲,三分是某种“这以后可怎么管”的无奈好笑。
顾兆和坐在他身旁,闻言拍了拍他的手背,沉稳的脸上带着了然。他接口道,语气带着他特有的务实和精准:“不是捅窟窿,是重新画了一张天图。刚才我看了一眼股市,虽然消息才出来不久,但凡是跟‘未来科技’、‘基础材料’沾边的概念股,尤其是跟我们几家有合作的,都有小幅异动。这还只是开始。”他顿了顿,看向汤睿,“汤睿,压力给到你了,以后你们家那位出门,安保级别恐怕得参照国家元首了。”
汤睿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正是叶濯缨那条“路还长,只是又过了一关”的朋友圈。他闻言抬起头,眼底有挥之不去的与有荣焉,还有一丝极淡的、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看出的心疼。他笑了笑,语气却故作轻松:“他?你们觉得他会在意这个?现在估计还泡在实验室里,琢磨着他那‘几何褶皱’下一个能预测什么呢。我倒是收到了几十条消息,都是来探口风或者恭喜的。”他放下手机,拿起酒杯,“比起这个,我更好奇他下次回家,会不会直接用粉笔在客厅地板上推演公式。”
赵文嘉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他显然是众人中最兴奋的一个。“探口风?我这边都快被挤爆了!投资人、合作伙伴,甚至还有几个以前对我们爱答不理的国际顶尖实验室,现在都拐弯抹角地想问问,能不能通过我,‘感受’一下叶神下一步的‘风向’。”他用力一挥手,仿佛要挥开那些无形的骚扰,“十三岁他送我图像修复算法,让我上了第一次青云。二十四岁,他这是要直接给全人类装上一个推进器啊!深度求索的AI研发部已经疯了,连夜开会研究他那篇论文,说里面提到的‘信息-几何’框架可能会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我现在严重怀疑,他十三岁投资我,是不是就已经算到了今天需要我的算力来帮他验证理论?”
一直安静品着茶,气质冷静幽默的裴行之此时悠悠开口,他比在场众人都年长些许,看着叶濯缨长大的过程也最为漫长。“你们啊,还是不够了解小缨。”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他十一岁进清华,你们觉得惊世骇俗;他十八岁拿高斯奖,你们觉得少年得志;他如今二十四岁,试图统一宇宙的基本力,在你们看来是石破天惊。”他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但在他自己看来,这可能真的只是……‘又过了一关’。他的路,从来就不在世俗的尺度上。”
裴行之的话让露台安静了片刻。晚风拂过,带着都市的喧嚣与远方的星光。
叶濯舟最终失笑摇头,举起了酒杯:“行了,都别感慨了。反正从小到大,我也没真正‘管’住过他。他现在是叶教授,是可能开启一个新时代的科学家。”他看向汤睿,眼神温和而郑重,“汤睿,小缨……就拜托你多照顾了。我们这些家里人,能做的也就是让他无后顾之忧。”
汤睿郑重地点点头,举杯与之相碰。
顾兆和也举杯:“为濯缨,也为我们这个……注定要因为他而变得更精彩的未来。”
赵文嘉迫不及待地凑过来:“干杯!为了叶神,也为了我们即将被带飞的股价和身家!”
裴行之含笑举杯,语气依旧带着他特有的冷静和幽默:“为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有幸站在历史的窗口,亲眼见证一颗星辰照亮苍穹。”
几只酒杯在空中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融入了城市的夜色之中。远处,霓虹闪烁,而那篇题为《时空、物质与力的统一场论》的论文,正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才刚刚开始扩散至整个世界。对于露台上的这些人而言,他们既是这涟漪的见证者,也早已是这波澜壮阔时代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