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拉玛努金奖(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瑞典,斯德哥尔摩。

当20岁的叶濯缨从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手中接过那枚镌刻着复杂数学符号的拉马努金奖章时,全场响起的不仅是掌声,更是一种见证历史的惊叹。他刷新了该奖项最年轻得主的纪录,以对模形式与数论领域跨越性边界的探索,将东方智慧深刻烙印于数学的圣殿之上。

聚光灯下,年轻的获奖者身着简约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如竹。他没有寻常少年得志的张扬,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是超越年龄的沉静,仿佛刚刚解开的不是世界级难题,而是一道寻常的课后习题。

按照惯例,他应发表获奖感言。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德高望重的学者。

“感谢评委会对这项工作的认可。”他的开场白是标准的学术风格,清晰而冷静。“数学之美,在于其纯粹与必然。能窥见其中一隅,是我的幸运。”

然而,他话锋并未停留在公式与定理的致谢上。他的目光越过人群,坚定地落在了前排——那里坐着专程为他而来的叶父叶守拙、叶母程宥文、哥哥叶濯舟与哥夫顾兆和,以及,紧挨着他们,眼中带着难以掩饰骄傲的汤睿。

“在此,我更想感谢我的家人。”叶濯缨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感谢你们,始终尊重我的每一个选择,包括我选择的,与我并肩同行的人。”

他没有提及任何名字,但镜头敏锐地捕捉到汤睿微微波动的眼神,以及叶家父母脸上那抹温和而了然的微笑。就在数月前,正是这个20岁的年轻人,在叶家客厅进行了一场堪称“硬核”的出柜,用一份无可辩驳的“个人实力矩阵”,赢得了家人对他与汤睿关系的理解与祝福。

“是你们让我明白,”叶濯缨继续说道,语气是陈述数学定理般的笃定,“真正的力量,源于能够毫无保留地去探索所爱——无论是数学的真理,还是生活的伴侣。”

这番话,含蓄而有力,像一道优雅的数学证明,将一个年轻科学家在学术与情感上的双重自信,展露无遗。

台下在片刻的寂静后,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献给一位数学新星,更献给这份冲破藩篱、坦诚又坚定的勇气。

颁奖礼后的酒会,叶濯缨依旧是风暴的中心。但他只是礼貌地与几位关键学者简短交流后,便悄然退到了相对安静的休息区。汤睿正等在那里,手里端着一杯水。

“累了?”他看着叶濯缨,声音是只有面对他时才会有的温和。

“有点。”叶濯缨接过水杯,很自然地在他身旁坐下,身体几不可察地向汤睿的方向倾斜,泄露出一丝依赖。

这时,叶家父母和兄嫂也走了过来。叶母程宥文看着小儿子,眼眶有些湿润,不是伤感,是骄傲与感慨交织。“我们小缨,真的长大了。”

叶父叶守拙依旧沉稳,但眼底的满意藏不住,他拍了拍叶濯缨的肩膀,只说了四个字:“戒骄戒躁。”

叶濯舟则笑着调侃:“叶教授,现在可是拿奖拿到手软了。下次准备攻克哪个领域?提前透个底,我好让LunarHorizon提前布局。”

顾兆和在旁失笑,轻轻碰了下叶濯舟,示意他别太“商业”。叶濯缨对哥哥的玩笑似乎认真思考了一下,回答:“目前在思考NS方程与信息论的交叉问题,暂时没有明确的商业路径。”

一本正经的回答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汤睿看着这一幕,看着被家人温暖包围、在爱意中略显放松的年轻爱人,心底一片柔软。他知道,对叶濯缨而言,这枚沉甸甸的奖章,或许远不及家人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毫无保留的拥抱。

当晚,叶濯缨在个人几乎长草的社交账号上,更新了一条动态。没有获奖感言的全文,没有与奖章的合影。

只有一张在酒店房间窗台边拍摄的照片。拉马努金奖章被随意地放在一本摊开的笔记本旁,旁边是一杯冒着热气的茶。窗外,是斯德哥尔摩静谧的夜空。

配文更是简洁到了极致:「路还长。谢谢所有。」

而在这条动态下,第一个点赞和评论来自汤睿。汤睿的评论只有一个表情:星空。

不久后,叶濯舟转发并评论:「已备好家宴,等你回来。」顾兆和紧随其后:「恭喜,为你骄傲。」

这枚拉马努金奖章,是叶濯缨20岁这一年,摘下的又一顶学术王冠。但比王冠更珍贵的,是他无需隐藏的爱的世界,和身后那些始终与他并肩、为他点亮归途的温暖灯火。

星辰已然闪耀,而征途,依旧是那片无尽的真理海洋。

#叶濯缨拉马努金奖#引爆热搜,网友热评精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