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辰轨道0(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文嘉回复:

“舟哥,我明白。叶神的事我从不乱传,这是底线。你放心,我嘴严。”

---

私聊裴行之:

“裴总,你是看着小缨长大的长辈,也是他最敬重的人之一。他昨晚那番话,我只想留在亲友之间。请你不要对外提及,尤其不要在学术或商业圈中流传。”

裴行之回复:

“濯舟,你放心。濯缨的心事,我只会放在心里。他的选择,我尊重,也守护。”

---

私聊汤睿:

“汤睿,我知道你不会主动外传,但还是想郑重提醒一句:小缨那番话,我只发在了私人朋友圈,不希望成为公众话题。你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这件事的核心,请你一起守护这份隐私。”

汤睿回复:

“哥,我明白。我和他的事,从来只属于我们之间。你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打扰他。”

————

叶濯舟放下手机,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有些话只能留在风里,有些光只能照在少数人眼中。

而他的弟弟,注定要在更辽阔的轨道上,与另一颗星并肩前行。

汤睿是在凌晨一点看到这条朋友圈的。

他刚结束与新加坡分公司的越洋会议,指尖正按着发胀的太阳穴,手机屏幕便在黑暗中亮起。叶濯舟那条深夜动态跳了出来,标题简单,仅标注了地点。

他点开,起初只是随意浏览,目光却在触及第一行对话时骤然凝住。指尖悬在屏幕上方,久久未曾滑动。

夜很静,静得能听见自己逐渐失衡的心跳。

他一字一句地读,像是在拆解一份至关重要的商业合约,又像是在品读一首等待了半生的诗。当读到“用三天时间写出了拯救他商业帝国的算法”时,他闭了闭眼,喉结轻轻滚动。那段兵荒马乱、焦头烂额的日子,与实验室里那个年轻人沉静专注的背影重叠在一起。那不是负担,是他在惊涛骇浪中触手可及的礁石。

看到“周边博物馆”和头像事件,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鼻尖,一丝无奈又极其温柔的笑意终是没能忍住,悄然攀上唇角。这种幼稚又执拗的宣告方式,很叶濯缨。

然而,当“星辰轨道”四个字撞入眼帘时,汤睿呼吸一窒。

他从未听濯缨如此形容过他。那个年轻人在他面前,更多的是用行动表达——是那份惊世骇俗的《可行性报告》,是危机时刻不言不语的守护,是偶尔流露出的、全然的依赖。他只知道自己是爱他的,理解他的,愿意且能够与他并肩的。却不知,在濯缨那颗承载着宇宙奥秘的心里,他竟被赋予了如此沉重而浪漫的使命——不是藤蔓,不是港湾,是轨道。是承接其所有光芒与重量,指引其航向无尽深空的轨道。

这个词,比任何情话都更撼动他。

他反复看着最后那几行,尤其是叶濯舟那句“他不是需要庇护,他是需要轨道”,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紧紧握住,酸胀,却无比踏实。

他沉默了很久,才深吸一口气,首先在顾兆和的评论下回复了那个简洁的握手。然后,他点开与叶濯舟的对话框,手指在键盘上停留片刻,终究觉得任何私下的话语都不足以表达此刻心情。他返回朋友圈,在那条动态下,郑重地留下了自己的评论。

他打字的速度不快,每一个字都经过心底最深处情绪的浸润:

「哥,谢谢。

谢谢你把这段话记录下来。

更谢谢你,让他说出这些话。

很多事,他从未对我言明。

我只知道我爱他,愿意尽我所能去理解他、与他并肩。

直到此刻,我才真正看清自己在他生命中的坐标。

“星辰轨道”。

这是他给予我的,最沉重的信任,也是最浪漫的期许。

请放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