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条微博(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叶濯缨(回复):“嗯。坐标精度,误差小于0。01%。”

【众人回复叶濯缨:】“???所以叶神你连这个都算过了?!”

【汤睿回复叶濯缨:】“……下次当众求婚前,能先给我打个草稿吗?”

【叶濯缨回复汤睿:】“不能。那是不可复现的小概率情感爆发事件,无法建模和预演。”

·顾兆和:“所以我当年是通过了哪种标准入选的?@叶濯舟”

【叶濯舟回复顾兆和:】“你属于计划外,但表现优异的特批项目。”

·裴杭之:“建议将‘汤睿二十岁择偶标准’原稿送入国家博物馆珍藏,标题:《论一份标准如何引发布局未来数十年的科技与商业变革》。”

尾声:

汤睿这波“被考古了”的回应,没有否认,没有尴尬,只有一种被岁月验证后的坦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骄傲。

他用一张照片、一段文字,将一场全民狂欢的八卦考古,升华成了对一段命中注定爱情的深情确认。

网友们一边喊着“嗑死我了嗑死我了”,一边心满意足地得出结论:

“原来最顶级的浪漫,是你在懵懂时写下的理想,多年后,由一个人以超越你想象的方式,为你悉数实现。而汤总,就是那个最早慧的‘梦想家’,和最幸运的‘兑现者’。”

【群聊:今天叶教授回家吃饭了吗(3)】

汤睿:

诸位,我是不是该考虑注销微博了。

(分享微博热搜链接:#汤睿二十岁择偶标准##叶濯缨精准匹配#)

赵文嘉:

别啊睿哥!你这波属于“国家级预言”成真,应该收费开课:《如何用一条微博锁定未来科技核心生产力》。

顾兆和:

附议。建议课程收入捐给华夏数学中心,支持下一个叶濯缨的诞生。

裴行之:

我比较好奇,睿哥,你二十岁发那条微博时,是不是已经偷偷入侵了命运服务器,提前查看了人生剧本?

汤睿:

……我那时连深度学习是什么都不知道。

纯粹是年少轻狂,纸上谈兵。

赵文嘉:

结果你谈出了个王炸!这叫“玄学式精准投资”,比我的AI算法还准。

顾兆和:

@汤睿说真的,当年小缨第一次来家里,你是不是偷偷比对过“标准清单”?比如:“清华√,智商碾压√,古画美男√……”

汤睿:

……我那是看他年纪小,怕他紧张,多照顾了点。

裴行之:

然后照顾到把全公司屏幕黑了给你发《可行性报告》?

赵文嘉:

然后照顾到在诺贝尔奖台上单膝跪地?

顾兆和:

然后照顾到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嗑你俩的“标准爱情故事”?

汤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