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1(第1页)
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金色大厅内,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首次落在了一位25岁的中国青年肩上。当叶濯缨的名字通过直播信号传遍全球时,国内某个以“长江商学院校友”为名的顶级富二代微信群里,死寂了足足三分钟。
随后,信息如火山喷发。
【我他妈……诺奖?!物理奖?!】——王晟(地产王家),后面跟了一串震惊到模糊的表情包。
【大一统理论……他居然真的做成了……】——李茜(金融李家),语气不再是三年前的玩味,而是带着一丝麻木的敬畏。【我以为菲尔茨奖就是终点,结果那只是人家的中转站。】
【25岁的诺贝尔奖得主……这记录,前无古人,后面也很难有来者了吧?】——赵珂(互联网赵家),附上了一个“给大佬跪了”的表情。
【查了一下,史上最年轻物理学奖得主之前是25岁的劳伦斯·布拉格,但那是1915年,而且他是和父亲共享。叶濯缨这是独享!独享!!】——某个平时专注于研究名表和葡萄酒的哥们,难得地贡献了硬核数据。
这个圈子,在三年前叶濯缨拿下菲尔茨奖时,就已经被震撼过一次。那时他们觉得,这大概是叶家小儿子学术生涯的巅峰了,毕竟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已经到手。谁能想到,仅仅三年,他又站在了物理学的世界之巅,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半个多世纪的终极难题——大一统理论。
这已经超出了“天才”的范畴,进入了“传说”的领域。
“这已经不是在同一个赛道了,”王晟在一个小范围的线下牌局上,把手机往桌上一扔,彻底没了打牌的心思,“三年前我说他跟咱们玩的不是同一个游戏,现在看,我说错了。他玩的是《文明》,我们在玩《大富翁》。”
牌桌旁的人都深有同感。如果说菲尔茨奖还带着点“学院派”的遥远感,那么诺贝尔奖,尤其是解决了“大一统理论”这种听起来就足以改变人类未来的成就,其冲击力是核弹级别的。
“想想咱们25岁的时候在干嘛?”李茜涂着精致蔻丹的手指敲着桌面,“我还在家族企业里跟几个堂兄弟斗得你死我活,为了一个项目总监的位置沾沾自喜。人家已经……改写物理教科书了。”
“不止是教科书,”赵珂接口,眼神里带着商业上的锐利洞察,“大一统理论啊朋友们!这意味着什么?理论上,这是通往未来能源、星际航行、理解宇宙本质的钥匙!虽然现在还是理论,但你们想想他之前那些‘小发明’——图像修复算法、青云码、救活速达的‘苍穹’系统,织网,神农网……哪个不是立刻落地转化,催生了一个巨头或者挽救了一个帝国?这次的理论,未来能撬动的产业,我都不敢想。”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叶濯缨在深度求索那15%的股权。当初13岁随手送出算法,换来这份股权,如今已是天文数字。而现在这个诺贝尔奖成果背后蕴含的潜在价值,恐怕是深度求索股权的千百倍。
话题再次不可避免地引向了汤睿。
“汤睿这眼光……我服了。”王晟语气复杂,“当初他跟叶濯缨在一起,多少人私下议论,觉得他找了个小九岁的‘书呆子’,还是好友的弟弟,关系太复杂。现在再看……”
“现在再看,汤睿才是真正的战略投资大师。”李茜接话,带着一丝自嘲,“他投资的不是一段感情,是一个活着的传奇,一个行走的科技核弹。你们想想,因为叶濯缨,汤氏集团间接获得了多少技术红利和战略优势?”
他们回忆起叶濯缨22岁时,在B站晒出满屋子汤睿周边的那个视频。当时还有人私下笑他“恋爱脑”,被年长的伴侣拿捏。现在再看,那哪里是“恋爱脑”,那是顶级智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他不容置疑的主权和爱意。他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让任何非议都显得可笑。
“还记得他当时说的吗?‘他是我的人生信仰,灵感缪斯’。”赵珂喃喃道,“我现在有点信了。可能对于这种天才来说,极致的理性需要极致的感性来平衡。汤睿就是他的那个支点。”
“而且这个支点,还被他用逆天的能力一次次加固。”王晟补充道,“竞争对手挖角?他三天写个算法逆转乾坤。汤氏集团危机?他出手化解。现在更是直接捧回个诺贝尔奖……这已经不是‘贤内助’了,这是‘神级外挂’。”
群里有人转发了叶濯缨在诺奖公布后,于清华园外被记者短暂围住时说的话。面对汹涌的赞誉,年轻的诺奖得主只是平静地表示:“感谢认可,路还长。”而当被问及是否会与家人爱人庆祝时,他脸上才露出一丝极淡的、真实的笑意,简单回答:“会回家吃饭。”
“回家吃饭……”李茜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带着难以言喻的感慨,“外面天翻地覆,他眼里最重要的还是‘回家吃饭’。而那个‘家’里,有汤睿。”
牌桌上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最终,李茜举起酒杯,打破了沉寂:“行了,都别分析了。这种人物,几百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咱们能跟他生在同一个时代,甚至在一个looselyected的圈子里,已经算是见证历史了。”
王晟也举起杯,郑重地说:“为我们见证的传奇,干杯。也为提醒我们自己,这世界上总有一些高度,是钱和家世无法企及的。”
“至于汤睿,”赵珂最后总结,语气带着彻底的服气,“以后在任何场合见到,都必须给予最高规格的尊重。他不仅是汤总,更是叶濯缨选择的、并肩而行的伴侣。”——尽管尚未有那一纸婚约,但叶濯缨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向整个圈子宣告了汤睿在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这一刻,在这个汇聚了巨大财富和资源的圈层里,叶濯缨的名字,不再仅仅与“叶家小儿子”或“天才”挂钩,而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需要仰视的符号。他所代表的,是超越了世俗财富与地位的、人类智力与精神的巅峰成就。而能与他并肩而立的汤睿,其身份也随之被镀上了一层不可撼动的金光。诺奖的光环之下,那段尚未走入婚姻却已牢不可破的关系,同样成为了圈内人心中一段地位超然的传奇。
以下是作者模拟的富一代对叶濯缨诺奖反应的聚会
地点:北京一處不对外开放的四合院私房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