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量子密码0(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问题千奇百怪,很多时候甚至无法稳定复现。团队工程师们被折磨得焦头烂额。

叶濯缨没有坐在清华等待问题报告。他主动要求了最高权限,接入了联合调试平台。他像一位数字世界的侦探,在海量的系统日志、网络抓包和性能剖析数据中,寻找着那微小的、导致不兼容的“幽灵”。

一次,为了解决一个与老旧PKI(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交互时的证书解析问题,他连续分析了超过200GB的系统调用记录。最终,他发现问题根源在于对方系统一个未公开的、对ASN。1编码规则的非标准实现。他没有抱怨对方的“不标准”,而是快速编写了一个轻量级的适配层,巧妙地绕开了这个坑。

“叶教授,您……不需要休息一下吗?”一位深度求索的工程师看到他几乎二十四小时在线,忍不住发消息问。

过了一会儿,叶濯缨回复:“解决问题就是休息。”对他而言,沉浸在这种复杂的系统调试中,或许就像一场放松大脑的游戏。只是这个游戏,关乎着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未来。

系统集成接近尾声,最后的关卡是百万级并发压力测试。这是检验“玄武”能否承担起国家级应用重任的试金石。

测试当天,气氛凝重。巨大的监控屏幕上,用户连接数、数据吞吐量、系统负载等指标不断攀升。

起初,系统运行平稳。但当并发数突破八十万大关时,监控系统发出了刺耳的警报——核心服务的响应时间开始出现抖动,并且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定位到问题!是内存分配器在极端压力下出现了锁竞争!”华为云的性能专家大声报告。

会议室里一片忙碌,尝试各种优化参数,但效果甚微。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压力测试曲线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心头。

视频连接一直开着,叶濯缨在另一端沉默地看着实时数据流。突然,他开口,声音冷静得如同在陈述一个数学定理:

“不是锁竞争。是TCP协议栈的缓冲区管理策略与我们的高频率、小包通信模式不匹配,导致了大量微小的内存碎片和上下文切换开销。”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快速心算,“尝试调整。core。rmem_max和wmem_max参数,设置为当前值的四倍。同时,在用户态实现一个轻量级的内存池,绕过内核的通用分配器。”

指令清晰而具体。现场工程师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立刻照做。参数修改,代码更新,重启服务。奇迹发生了。

监控屏幕上,那原本令人不安的响应时间抖动曲线,几乎在瞬间被“熨平”了!系统负载稳步下降,在百万级并发用户的持续冲击下,依然保持了令人惊叹的稳定和流畅。

指挥中心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许多人激动得眼眶发红。这五个月的汗水、焦虑和不眠之夜,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叶濯缨看着屏幕上那条变得平滑的曲线,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满意的微光。

这五个月,叶濯缨几乎是以实验室为家。他的生活节奏简单到极致:推导、编码、调试、阅读论文、参加远程会议。汤睿的担忧与日俱增。

他不再只是口头提醒,而是采取了行动。他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带着保温盒,里面是家里厨师根据营养师建议准备的餐食。他会“强制”叶濯缨离开电脑,至少花二十分钟专心吃饭。他会默默收走那些被咖啡渍浸染的草稿纸,换上新的。

有时深夜,汤睿处理完公司事务,会来到叶濯缨的宿舍。他看到的是少年蜷在沙发上睡着,怀里还抱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未完成的代码。汤睿会小心翼翼地拿走电脑,为他盖上毯子,然后坐在一旁,就着落地灯的微光处理自己的文件,静静地陪伴。

叶濯缨并非对此毫无感知。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但在那些连续工作十六小时后,看到汤睿带来的温热汤羹时;在他陷入技术瓶颈,感受到身边无声却坚定的陪伴时;在他被汤睿“押送”去裴杭之那里复查,顺便下棋放松紧绷的神经时……一种陌生的、温暖的情绪,会悄然浸润他过于理性世界。

这或许也是他能持续保持高强度脑力输出的无形支撑。五个月后,“玄武”系统横空出世,以其卓越的性能、极高的安全性和出色的兼容性,震撼全球。

当外界为“中国速度”惊叹时,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这五个月意味着什么。那是无数个不眠之夜,是堆积如山的调试日志,是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是叶濯缨那仿佛永不枯竭的智慧,以及整个团队众志成城的拼搏。

在“玄武”成功发布的庆功宴后,叶濯缨和汤睿最后离开。走在深夜寂静的园区里,晚风带着一丝凉意。

“累了?”汤睿问。

“嗯。”叶濯缨难得地直接承认,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完成重大挑战后的放松。

汤睿停下脚步,看着他,目光柔和:“做得很好。”

叶濯缨抬起头,望向夜空中稀疏的星辰,轻声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目光,已然投向了物联网、区块链那些更需要“玄武”守护的广阔疆域。五个月的攻坚,于他而言,不是终点,只是为数字时代的华夏安全基石,烙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印记。

本报讯

距离叶濯缨在《自然》发表抗量子密码学论文过去五个月,我国科技企业在这场关乎未来网络安全的话语权争夺中展现出扎实稳健的"中国质量"。今日,华为云与深度求索联合发布了全球首套基于叶濯缨格密码理论的可商用抗量子密码系统"玄武",标志着我国在后量子密码领域实现从理论引领到产业落地的坚实跨越。

这套命名为"玄武"的系统完整实现了叶濯缨论文中的多方密钥交换协议,并在五个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突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