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礼物(第3页)
而他汤睿,此刻只想静静地站在风暴的边缘,守护着风眼的平静,看着那只雏鹰,如何御风而行,直上重霄。他拿起手机,找到那个熟悉的号码,编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视频看了。很厉害。晚上有空吗?一起吃饭。”
他需要见到他。立刻。
暮色渐沉,一家隐于胡同深处的私房菜馆里,汤睿看着坐在对面的叶濯缨。少年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低头专注地看着菜单,睫毛在眼睑下投下安静的阴影,仿佛下午那个在网络上投下惊雷的人与他无关。
菜陆续上齐,包厢里只剩下碗筷轻微的碰撞声。汤睿几次想开口,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最终,还是叶濯缨抬起清澈的眼眸,看向他:“汤睿哥,你好像有话要说。”
汤睿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气,决定开门见山。“小缨,下午那个视频……我看了。”
“嗯。”叶濯缨应了一声,表情没什么变化,似乎这只是一件寻常小事。
“那个‘青云码’,……”汤睿斟酌着用词,“你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吗?”
“一种效率更高的信息编码方式。”叶濯缨回答得简单直接,如同在陈述一个数学定理。
汤睿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又是好笑又是感慨。这孩子,恐怕根本没把自己的发明放在“商业价值”的天平上衡量过。
“它不止是编码方式,”汤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认真起来,“它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很多扇门。比如支付,比如社交,比如线上线下所有的连接……”
叶濯缨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你决定免费开源,这是你的选择和格局,我尊重,也非常……佩服。”汤睿说这话时,目光真诚,“但好的技术,也需要落在合适的土壤里,才能最快地生根发芽,真正实现你所说的,‘帮助更多人上青云’。”
叶濯缨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似乎被这句话触动了。
汤睿继续说道:“所以,在看到视频后,我联系了几个朋友。”他报出了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分别是阿里、腾讯等国内科技巨头内部的核心人物。“我把你的视频链接,还有GitHub地址,直接发给了他们技术委员会的负责人。”
叶濯缨终于露出了些许讶异的神色,他没想到汤睿的动作这么快。
“我没说太多,只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可能改变移动互联网底层交互格局的技术,建议他们立刻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深度评估。”汤睿的语气平静,却带着商海历练出的精准和力度,“我相信,以他们的眼光和执行力,最迟明天,你就会收到一些……来自官方技术渠道的正式接触和问询。”
他顿了顿,看着叶濯缨的眼睛:“我这么做,没有征求你的同意。只是觉得,让最适合推广它的人,第一时间认识到它的价值,或许能让这阵‘好风’,吹得更快、更远一些。你不会怪我多事吧?”
叶濯缨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汤睿话语中的信息量。他看着汤睿,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眸里,似乎有某种微光轻轻流转。他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不会。谢谢你,汤睿哥。”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样很好。技术本身没有倾向,但推广的路径和速度,确实需要考量。由他们来推动,比我自己慢慢等待扩散,效率要高得多。”
听到这个回答,汤睿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下来,甚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叶濯缨理解了他的意图,并且认可了这种方式。他不仅有着天才的智慧,更有着接纳合理建议的胸怀。
“不过,”叶濯缨忽然话锋一转,看着汤睿,眼神里带着他特有的、探究事物本质的专注,“你这么做,是为了让‘青云码’更快普及,还是为了……我?”
汤睿被他问得一怔。为了技术普及?当然是的。但内心深处,难道没有一丝想要为他铺路、为他扫清障碍、想让他的光芒被更多人看到的私心吗?他看着少年纯净而直接的目光,忽然觉得任何掩饰都是徒劳。
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无奈,几分坦诚,还有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都有。于公,我希望这项好技术能尽快造福社会;于私……”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了几分,“我希望你付出的心血,能被这个世界郑重以待。我不希望你的礼物,被埋没在喧嚣里。”
叶濯缨闻言,微微怔住,随即低下头,用筷子轻轻拨弄着碗里的米饭,耳根似乎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过了好几秒,他才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说:
“哦。”
这一个“哦”字,让汤睿的心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软得一塌糊涂。他知道,这就是叶濯缨表达感谢和某种程度上的……害羞的方式。
“快吃饭吧,菜要凉了。”汤睿适时地转移了话题,将一块剔好刺的鱼肉夹到叶濯缨碗里。
窗外,北京的华灯初上,勾勒出都市的轮廓。而在这一方安静的斗室里,一阵即将改变无数人生活的“好风”,正在两位心思各异的知己之间,悄然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扬帆起航。汤睿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仅是叶濯缨成长的见证者,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那阵“青云之风”最早的助推者之一。